三五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三五小说网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199章 意外

第199章 意外

    微博,7月7日热搜置顶的词条:


    “林炬在太空的第一个晚上”


    7月6日中午,林炬抵达了天宫空间站。


    虽然已经多年未上太空,而且也从未有过对接经历,但重复次数多到数不清的训练是有效果的,李伟手动对接比自动还快,一次就稳稳地对上了接口。


    在太空已经飘了两个多小时的林炬已经适应了重力,跟在李伟后面进入了“天和”核心舱。


    云宫核心舱的0.9m对接口被神舟十一号和团结号占用了,所以只能通过天和核心舱的节点舱进入。


    系统工程师柯云和邓磊在云宫空间站等他,等林炬通过那宽大的2.5米方形对接口时,一致喊道:


    “欢迎老板回家!”


    没什么问题,xs-62制造方和归属权都是新远公司,说是林炬的也没错。


    也就是说……他在太空有一栋房产?


    林炬虽然在地面上也不止一次进入过空间站内,但在太空中还实属首次。


    最让他感到奇妙的就是方向感,尤其是圆形舱部分。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轻轻踩在舱壁上走了一圈,因为没有重力,所以竟然完全没有颠倒的不适。


    6.8米的圆形舱段实际生活着体验极其巨大,以林炬一米八的身材,足足有三个半他那么高呢!


    以至于晚上再次直播的时候,林炬下意识地吐槽一句:


    “早知道就做成隔间了,两层都富裕。”


    当时的网络评论区刷过一片的“不愧是大资本家”“资本要进入太空了”等词条,不过大家也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毕竟一般居民住宅楼层高度也就在2.8米到三米左右。


    6.8米的高度说是别墅都不夸张,所以直到现在都不断有人吐槽xs-62实在是过于豪华和奢侈,竟然没有隔层。


    但这些当时的新远工程师们并非没有想到,不过那个时候他们认为圆型舱段这样做布置舒适度会有极大提升,而且给人的感觉会和宇宙飞船一样。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林炬在圆形舱段的感受就是一种完全的未来飞船的感觉,空间大气,布局优美,尤其是坐在观景舱的时候,要是加上环形的操作台,就好像坐在“千年隼”飞船的领航舱里一样,特别有感觉。


    相反等他再回过头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参观时,瞬间就有种进入了集装箱的感觉,观感被极度压低。


    他响起了第一批天宫空间站的4名航天员大队乘员下来后,五院工程师在b级基地合作实验舱制造时无意间的抱怨。


    体验过云宫核心舱后的航天员强烈建议未来空间站的内部尺寸不要少于3x3米,最好能达到4x4米,因为一旦体验过宽敞的环境真的回不去了。


    就算是以他们的适应能力,要想改过来也需要不短的时间,而且大舱段优势真的很多。


    所以第二批的“梦天”“问天”实验舱五院还是按照新远的“浪费”精神,留足了很多空间,没有一股脑地疯狂塞设备。


    第一次实地体验空间站,尤其是自家建造的空间站,林炬直到按空间站规定的时间表休息前一直窜来窜去,甚至摘了一株成熟的小白菜……


    这里面一部分被空间站的直播摄像机录下来对外公布,对于名人的空间站首次经历,这些视频的播放量非常高,吐槽也很多。


    毕竟按照日常惯例,名人都应该像媒体说的那样有一些特质,然而林炬的表现似乎也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见到失重状态下的某些神奇现象一样会惊讶,一样会做出很多看起来很幼稚的动作来体验失重的神奇。


    而且这些动作还引起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杰夫·贝索斯在蓝色起源内部宣布要开发“新谢泼德-2”火箭,与“新谢泼德”不同,新谢泼德-2火箭将使用一台be4引擎,目标是能将减重后的太空舱发射进入近地轨道。


    毕竟失重几分钟的体验和轨道上的对比……嗯,显然是后者的逼格更高。


    老马则是盯上了空间站,specax对外公布将于毕格罗宇航公司联合开发充气式舱段,利用猎鹰9火箭发射到iss,对接后能充气膨胀,成为专职对外运营的旅游舱段。


    这个充气舱段“起源”展开后的面积达到了115平方米,比xs-62小一些,但也小不了多少。


    好处是体积和重量控制的比较不错,毕格罗公司在十年前就接受了naca的援助,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就是可靠性一直令人担忧,不过现在他们决定再加一把力,让充气式舱段提前进入应用。


    ……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完成首次试验飞行。”


    7月8日,林炬还在天上飘的时候,新一代载人飞船完成了首次测试飞行。


    发射火箭是长征三号乙,leo运力11.2吨的大毒发。


    重量21.6吨,长度8.6米的新一代载人飞船用长征三号乙发射当然到不了近地轨道,不过只是测试飞船的性能而已,只用飞到高亚轨道让飞船被大气层烧两遍看看设计有没有问题就成功了。


    本来用新远五号甲可以刚刚好打到近地轨道,但航天局觉得没必要,而且长征二号、三号系列箭体库存很多,没事打一发。


    不过新一代载人飞船的直径达到了5米,而长征三号乙的最大直径只有3.35米,未来打算用的可复用长征七号直径也是3.35米。


    超出一点直径没什么问题,但因为新一代载人飞船采用了无整流罩的设计,所以底部与火箭的连接处同样没有过渡。


    这就导致飞船的头部看起来就是……反正有点意味深长。


    好在飞船本身的测试是非常成功的,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设计很完善,可复用指标也完全达到了,烧蚀造成的影响并不大,简单收拾一下再发射没有任何问题。


    飞船采用的很多新技术也得到了验证,包括柔性货舱、着陆时的气垫等等,都没出什么大问题,意味着昂贵的神舟时代即将过去,航天局也将迎来可复用廉价太空时代。


    不过这个消息在航天口甚至科技圈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现在热点是计算机:三进制计算机。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伏天氏 第九特区 女团C位她成了影后 黑科技制霸手册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