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三五小说网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两百一十八章 进阶

第两千两百一十八章 进阶

    “成功了……”周至看着画报上的图片,喃喃说道。


    “什么成功了?”吴仁中问道:“诸大师?你不是说她早就成功了吗?苏州玉雕厂的和田玉雕现在不都送到日韩展出去了?”


    苏州玉雕厂的玉雕在港岛布展获得了巨大成功,之后国家趁热打铁,将之送往台岛,半岛,岛国进行轮流展出,现在周至的一大堆物件儿还在岛国藤田美术馆展厅里供岛国人参观呢。


    厂里三位女性玉雕大师,名望和身价自然都水涨船高了。


    “我说的是我们联和乡的石头,川南红。”周至喃喃说道:“竟然这么显雕,难怪诸大师跟我打电话都激动成那样了……”


    石雕要彰显出雕工,首先在透明度上就有要求,料子必须不透,如水晶、冰种翡翠这类,光线会穿透表面进入内部,很难将雕刻的深浅体现出来,也就很难给观者立体的观感。


    但完全一点不透,像石头一般也不行,那样就会缺乏莹润,缺乏一层表面的水光或者油光,用摄影或者绘画的技法来说,就是少了一层渲染,美感上大打折扣。


    尤其是中国传统题材创作,更是如此,古代备受推崇的石料,都符合这类特征。


    比如和田玉、田黄石、甚至次一等当产量巨大的独山玉、蓝田玉等,莫不如此。


    反倒是通透度比较好的水晶、翡翠,都常常被制作成实用器,或者到了近现代审美变得简洁以后,才为大众所熟知与喜爱。


    “怎么说?”吴仁中对这方面完全不懂,不过他也比较有兴趣,或者说沙马日聪非常感兴趣。


    那颗美姑南红水子戴莹润后送给沙马日聪,沙马日聪很喜欢,给吴仁中下了任务,想要再搞一串手串来戴。


    “石料稀缺,有玉性,颜色喜庆,古代就受人追捧,现代能够彰显雕工。”周至掰着手指头细数过来:“目前具备这些特性的石料,在全国都找不出来几种,这就具备了炒作的基础。”


    说完又指向画报上的南红盖炉:“再随便拿几个国家级的最高奖,大家想不把目光关注到这上头来都难……”


    “我也完全没有想到,咱们川南红雕刻出来会是这个效果……”


    画报上这个盖炉,是用一整块的南红雕琢而成的,细分的话,是周至所定义的那种锦红,整块石料质地异常均匀,几乎看不到任何纹理,而且高宽都达到了三十厘米,比乾隆那个扩大了三分之一左右,作为炉形器,看上去就愈发庄重。


    这块柿子红的发色非常艳丽,类似大红色里搀杂了一点橘色,接近了momo珊瑚的颜色,而且不发暗,不发沉,摆在那里如同自带光效一般,华贵非常。


    由于玛瑙的质地细密,硬度也极高,因此可以雕琢的异常精细,苏工的精湛工艺能够在上面得以最大程度的彰显,这块料子,完全可以供诸大师尽情炫技。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技艺,可以在南红的衬托下,清晰地彰显出来,明明白白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这一点就连和田玉都做不到。


    和田玉里的羊脂白质地也细密,同样可以承受细腻到极致的雕工,但是因为底色的原因,这样细腻的雕工除了上手把玩,极难通过远观体会得到,这就打了个折扣。


    古人不存在隔着玻璃柜台欣赏玉器这一说,都是上手细看,所以影响不大,即便如此,在古代最高等级的玉料依然不是羊脂白,而是带色显雕的黄玉。


    黄玉也是和田玉,不过是和田羊脂白玉在河流中被周围矿物环境沁染后生成的颜色,如果是常去故宫或者国博的人,就能够发现黄玉的雕工和器物的等级,在皇家里比白玉要高。


    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黄玉的拍卖价也要比白玉高出一个档次,除了皇家尚黄以外,有色的原料显雕工,可能也是一个原因之一。


    这个南红盖炉,比乾隆那个芙蓉石的,在雕工上就细腻了太多了。


    整个盖炉是一个三足,大腹,双耳,带盖,盖上有纽的造型,虽然高度和直径只有三十厘米左右,但是造型大方沉稳,端庄秀丽,彰显着一副皇家气派,这是从乾隆器上抄过来的。


    整体还是光器的造形,总体注重的还是线条和抛光,线条彰显出诸庆红对于形体的把控,细致的抛光则彰显出对质料的自信,把炫耀都埋藏在了深处。


    展现雕刻工艺技巧的部位,其实仅在双耳,对饰和盖纽之上。


    腹部最鼓出的地方,对称雕刻这两组较大的蟠螭,其中一组是纯装饰,造型灵动夸张,似乎带着一种爬行动物特有的警惕,只要你一伸手,它们就会飞速爬进炉内一般。


    而另一对则显得庄重,口中叼着一只圆环,做成铺首衔环的造型,既是装饰,圆环还可以作为拎动香炉的炉耳,堪称巧夺天工。


    盖顶则雕饰着四条小蟠螭,小蟠螭们在相互嬉闹叠压,共同组成了香炉炉盖的盖纽。


    这个盖纽还是镂空的,可以释放从炉内传出来的炉香。


    也就是说这件香炉还真的可以作为一件实用器来用。


    当然前提是你要舍得。


    小蟠螭们的雕刻就太细腻了,包括尾巴尖上舒展的分岔,包括细密的牙齿和蛇状的舌头,包括了爪子上半嵌的爪尖,包括了上下肢关节后的云状漂漾纹理……


    无一不是做到了极处。


    除了工艺,因为不再是为皇家供器,诸大师在创作上就没有了什么限制,拥有了更大的创作自由度,因此器物上蟠螭们,在大对称的前提下,动作就更加的舒展自由。


    盖上有一条小蟠螭的尾巴,沿着盖面伸出了属于盖纽的范围,尾尖甚至都跨过了相当的跨度,成了盖子上的“显眼包”。


    这样的创作在古代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但是放到现在,诸大师只用这段舒展的小尾巴,就把小蟠螭们的活泼调皮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要多绝有多绝。


    炫技于无形,师古不泥古,这就是周至说诸大师又进阶了的原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伏天氏 第九特区 女团C位她成了影后 黑科技制霸手册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