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湖处于连绵群山之间,而这高高矮矮的群山并不是每一座都有名字的,尤其是那些比较低矮的山丘,实在太多了,当地山民都懒得给它们一一取名。
张浩此时所处的这座小山,在整片凤鸣山脉中就属于很不起眼的那种,按理来说像这样的小山就是一座无名荒山,可它偏偏却被当地山民取了个很好听的山名——仙居山。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座小山之所以有个那么好听的名字,说起来还与天仙湖的来历有关。
传说那个因喝酒误事,而没逮住涅盘重生的凤凰当坐骑,以至于怒摔酒葫芦的醉仙人,当时就是在这座小山打坐停留的,正因有仙人驻足,故而被取名为仙居山。
后来在乾隆年间有一黄姓老道士云游至此,不知怎么也看中了这座平平无奇的乡村野山,于是就在这山上结庐隐居,悟道清修。
这老道士倒也了不得,不仅精通黄老之术,还擅长丹医之道,对于来寻医问药的山民也是有求必应,深受山民的拥戴。
张氏先祖有感于老道长的心善贤达,便召集乡民为他新建了一座道观作为清修之所,顺便还整修了一条上山的石板路,方便乡民上山问医拜谒。
可惜这老道一心向道长生,无意传承授徒,所以在其驾鹤西去后,山上的道观就逐渐荒废冷落。
时光流转,斗转星移,往后的漫长岁月中,也偶有其他隐士或修行人发现此山,并在此逗留清修,而距今最近的就是那位传授张浩爷爷医术的郑姓云游道士,在五十年前入驻过仙居山的道观,让其焕发了最后一点生机。
但这位郑姓道士也仅仅只是停留了数载便拂衣而去,继续云游去了,道观也再度陷入沉寂,直至现在已荒废有四五十年了。
“可以说这仙居山上的道观虽无什么名气,但起起落落,来来往往的,也算有些历史了。”张浩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对李卓伟简单介绍了一下仙居山以及山上道观的来历。
因为常年人迹罕至,上山的路段都快被荒草掩盖了,幸好全程都是石梯步道,有迹可循,不然草木茂盛,路都不好找。
一路上山雀飞舞,偶尔还能够看见松鼠在小径两旁树枝的上嬉戏,李卓伟举着手机给网友们直播这充满野趣的山中景色,感叹道:“当时用石头在这深山老林中修建这条山道怕是不容易啊,关键这些石头也不像被人工打磨过,更像是就地取材,光是能搜集到这么多石头,就是一项大工程了。”
“大伟,手机拿稳点啊,晃得我眼晕!”
“树上有只松鼠一直跟着你们,快拍下来。”
“艹,我怎么老是掉线!”
“我也是……”
“估计手机不行吧,我不觉得卡啊。”
直播间的网友对于这种沉浸式的寻幽探秘倒也很感兴趣,只不过山里的信号终究是差了一点,导致有的网友看着看着就掉线了,体验感不是很好。
仙居山本身并不高,两人沿着石阶小径走了十几分钟,穿过一片野竹林后,山路陡然平缓,林中出现了一座条石与石板搭建的拱形山门,石上青苔附生,
左右斑驳的石柱上分别刻着:人间难得安心处,山中易寻清修地。
顶端的匾额则刻着四个大字,“杳杳仙源”,颇具仙风道骨之气。
李卓伟抬头打量着这座充满岁月感的山门,嘴里喃喃道:“杳杳仙源,这世上真的有仙可寻吗?”
张浩闻言轻笑了一声,“有没有仙我不知道,不过这仙源道观据说还真的存在当初那位醉仙人留下的印迹,等会你可以去看看。”
两人跨过山门,台阶上方出现了一座殿宇,檐下悬挂着一口锈迹斑斑的铜钟。
殿前的小广场中央则立着一鼎巨大的石质香炉,雕工细致,炉身上刻有各种祥云异兽的图案,广场四周古树葱茏,由于久未有人清扫,地面铺了一层厚厚的落叶。
道观简陋,殿内只供奉着三清圣人的神塑,鲜有人拜访,香火也不旺,平日里很少人走动,也没有专人值守,就偶尔会有山下乡民上山烧香朝拜,顺便清扫一下观内的枯枝落叶。
但大部分时间道观都十分冷清,倒是符合了道家修行的场所。
殿内没什么好看的,也很小,张浩带李卓伟进去随便瞄了几眼就出来了。
神殿左后侧有一座传统的青瓦木结构房子,背靠山体建在坡坎上,那就是村里以前给来仙居山隐修的道士建的起居之所。
屋旁长着一棵高大野生老茶树,还有几洼杂草丛生的菜地,房屋也由于许久没人居住,墙壁、梁、柱、皆已斑驳褪色,显得很是落败,而且门窗紧闭,钥匙都在三叔公那里,张浩也进不去。
“前面没什么好看的,走,带你们去后面看看仙人留下的印迹。”
三清神殿和住所之间有一条石板小路继续往后边延伸,直通山顶之处,而山下那条小溪的溪水就是发源于山顶的一口泉眼。
两人沿着石板小路走了不到三分钟就来到仙居山山顶。
“我去,耗子,这山顶怎么还有石棺啊。”刚走到小路尽头,李卓伟就惊叫道。
只因这怪石嶙峋的峰顶上,伫立着一座板板正正,乍一看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一座大石棺的石屋。
“哈哈,这可不是石棺,而是石屋,是当年第一个云游至此的黄老道长亲手修建来闭关用的。”
“你是说这座石屋是老道长一个人建起来的?”李卓伟听了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
要知道石屋至少有三米高,而且全是由巨石垒砌而成的,就算这山顶石头多,没有机械的情况下,单凭一个人的人力恐怕很难搭建起来吧。
张浩耸了耸肩,说道:“应该是吧,反正村里自古就是这样传言的,据说当初山民第一次上来时老道长就住在这座石屋了。”
“啧啧,如果真是一个人修建的话,那的确能算是仙迹了,那个老道恐怕也真的是修炼有成之人啊。”
石屋上方的匾额刻着“石泉宫”三个大字,只不过大门同样被锁着进不去,张浩就带着李卓伟来到石宫的另一侧。
这里有一口直径三米的小水池,此时池中正有两个泉眼正在汩汩作响,旁边的石屋就是以此命名的。
池满溢出的泉水则顺着一个缺口往山下流去,形成了一条小溪,最终汇入天仙湖。
“这口石泉就是道观的取水地,名字叫双鲤泉。”张浩指着清澈见底的泉水介绍道。
“双鲤泉?有什么说头吗?”李卓伟看了眼直播间的弹幕,帮网友问道。
“还真有,你仔细看看泉水底部石块上的纹路,像不像两条首位相交的胖鲤鱼,而那两个往外冒水的泉眼正好就在鱼眼位置,整体就像一副太极双鱼图。”
“嘿,别说,还真的挺像。”李卓伟绕着水池打量着池底那凹凸不平的石纹,以及那两个黑乎乎的泉眼,越是细看越有韵味。
“喂,大伟,被光顾着自己欣赏啊,给我们也看看啊。”
“这个主播太不称职了,回家卖红薯去吧,开什么直播……”
直播间的网友吵吵嚷嚷,可惜李卓伟压根没看手机屏幕,自顾自地在感叹道:“啧啧,这山顶有泉眼本身就比较奇特了,还形成了如此特殊天然纹路,难怪会有道士看中这个地方。”
张浩闻言笑了笑。接着说道:“这双鲤泉之名还有一说,传说是那位醉仙人在仙居山山顶等候凤凰涅盘时,闲极无聊,就在这口水池中养了一池鲤鱼,既为解闷又为下酒,等他离开时满满一池鱼就剩下两条了。
后来那两条鲤鱼又顺着泉水逃到刚刚形成的天仙湖里,所以我们村的天仙湖数量最多的就是鲤鱼,其他鱼种相对比较少。”
“哈哈,没想到这醉仙人还是个吃货啊。”
这时张浩又拍着水池边上一块青溜溜的大石头,介绍道:“这块石头就是当初醉仙人打坐的位置了,山民们称它为仙人坐石。”
“你看这石板中心有两个椭圆形的微凹坑,中间则稍微凸起,是不是很像被人的臀部坐过的痕迹。”
李卓伟啧啧称奇道:“这也太巧了吧。”
“这还只是其一,如果照着这个印迹坐在石块上的话,还能感到一丝丝凉意从底下传来,让人不由自主的就会跟着静心凝神起来,感觉特别舒服。这也是为什么时有隐士修行之人驻留在仙源道观的原因之一。”
“真的?我上去试试。”说完就把手机递给张浩拿着,自己则爬上石块,盘腿坐在那个印迹上,闭目感受起来。
五秒过后,李卓伟睁开眼睛,惊讶道:“还真的是耶,屁股底下凉丝丝的,夏天坐着还挺舒服的。不过除此之外貌似也没其他感觉,没你说的入静功效啊。”
张浩笑道:“哈哈,可能是你没有修道的天赋吧。”
其实他以前也尝试坐过,但感觉跟李卓伟差不多,没传说中那样神乎其神,或许只要那些一心向道的修士才能体会到吧。
“靠,难道这块石头还能用来检测修仙的天赋。”
李卓伟表情有些郁闷从石头上跳下来,接过手机看了下直播间,发现网友们都在讨伐他只顾自己游玩,让他们一点体验感都没有。
“哈哈,各位大哥如果想要体验,可以亲自来南福村看一看玩一玩嘛,说不定还可以在这仙居山觅得一番仙缘呢。”
“没错,各位感兴趣的话,可以亲自来我们南福村游玩一下,顺便钓钓鱼,吃住问题不用担心,我都可以帮各位安排解决。”张浩也趁机对着直播间的网友们邀请起来。
虽然说来钓鱼的人多了,天仙湖的环境多少也会被破坏一点,但总不能因噎废食吧,该发展的还是要发展,相信后续只要村里管控到位,影响也不会太大。
“我们下山吧,山上能看的都看得差不多了。”
“行,我肚子也饿了……”
两人已经在山上耽搁了不少时间,所以游完山顶便赶紧下山。
一回到营地,杨明锋看见两人可谓是怨气冲天啊,“耗子,你是去镇上买的野菜吧,我的鱼虾都晒成干了。”
“哈哈,骚瑞骚瑞,杨大少爷你歇着,午饭就交给我们两个了。”
“对对,洗碗筷的活也包了。”
杨明锋这才满意的点点头,然后斜睨了两人一眼,“还傻愣着干嘛,赶紧去做饭啊!”
“德性!”
“呸!”
两人小声嘀咕了一句后,便灰溜溜地去做饭了。
张浩的厨艺不咋滴,李卓伟倒是有一手好厨艺,毕竟他四处游钓,几乎都是自己开伙做饭的,特别是做鱼虾尤为擅长。
于是张浩就在旁边打副手,帮忙收拾那些采集回来的野菜,李卓伟则一手拿勺一手端锅,动作相当麻利,而且做菜都不忘跟直播间的网友互动,看来对于这种操作早就习以为常了。
张浩不由庆幸自己临时邀请了他一起参加野营,否则只靠自己和只会吃不会做的疯子,今天中午的午饭估计一锅乱炖就对付过去了。
没一会,四菜一汤就被李卓伟整出来,“开饭开饭,吃完就去钓鱼。”
浓稠奶白的鲫鱼枸杞叶汤,鲜香滚烫的虾蟹野葱粥,金黄酥脆的煎鱼块,嫩绿诱人的山韭菜,……
直播间的网友看了顿时就受不了。
“隔着屏幕都闻见香气了,好羡慕主播啊!”
“靠,放毒算什么英雄好汉,有本事比比谁吃的泡面多……”
“溜了溜了,下楼买面包去……”
可惜张浩三人都没空看直播间,都在专心致志的对付着眼前那一桌山野美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