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三五小说网 > 农家小福女 > 第一千八十六章 记得

第一千八十六章 记得

    虞县公是特意来领东宫的福袋的,取了福袋后,一行人便要进茶馆说话,但一群少年在大人们面前拘谨,大家纷纷和白善挤眉弄眼,悄悄的和几位先生行礼过后就跑了。


    刘焕拉殷或,“你走不走?”


    殷或摇头:“你走吧,我不走。”


    刘焕左右看了看,见小伙伴们都跑得差不多了,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留了下来。


    姜先生和陈先生等人显然很崇敬虞县公,在虞县公去领福袋的时候,他们就老老实实地候在一旁,等他领了福袋,又恭恭敬敬的把人请到了茶馆的二楼,等他坐下了,这才行礼落座。


    只坐了三分之一的凳子,手就像满宝他们小时候上课听讲一样特别乖巧的放在腹前。


    别说满宝和白善,就是殷或和刘焕都看得一愣一愣的。


    姜先生扭头看见他们这么呆,便道:“还不快来拜见虞公?”


    四人愣愣的上前,虞县公便笑着挥手道:“不要让孩子们如此拘谨,我们前儿都见过了,来来来,都坐下。”


    他笑眯眯的看向庄先生,“这俩孩子是你的弟子?”


    庄先生躬身回道:“是。”


    虞县公笑着点头,问道:“你从几时教导他们的?”


    庄先生回道:“从启蒙开始。”


    虞县公恍然,脸色更温和,“原来他们还是跟着你启蒙的吗?好,好,好啊,我见你面熟的很,我们以前见过?”


    庄先生顿了一下后躬身道:“小子年轻的时候来过一次京城,曾向前户部侍郎杭大人投过诗帖,当时虞公也在,所以见过。”


    虞县公想了一下才回忆起来,“杭?是杭立平吧?”


    庄先生躬身应了一声“是”。


    虞县公便叹气,“他早死了,死了有十一二年了吧,你给他投文,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吧?”


    他也就那时候任户部侍郎了。


    庄先生又应了一声“是”。


    可虞县公却觉得不太对。


    他的记性虽然好,但每年给他们这些人投文的人这么多,他连给自己投文的人都不能完全记住,更别说给他朋友投文的人了。


    他怎么会觉得庄先生面熟呢?


    虞县公看着庄先生摸胡子,半响后笑问,“不知道你当年投的是哪一首诗,看你一身白衣,是那老小子没取中你的文,又回乡去了?”


    姜先生等人没说话,却感觉到气氛一滞。


    满宝张嘴要说话,白善便扯了扯她的袖子,她回头看他,白善冲她微微摇头。


    庄先生已经笑着将他当年投的诗文念了一遍,一字不曾改。


    姜先生等人忍不住在心内赞了一句好诗,虞县公脸上的笑容却渐渐淡了。


    他记性一直好,何况庄先生写的这首诗他还很喜欢,其中抱负可期的那种感觉他也曾有过,所以当年一听,他便喜欢不已。


    所以对后面发生的事自然也是知道的。


    虞县公上下打量庄先生,他挺直了脊背,微微低着头任他看。


    虞县公目光转到白善和满宝身上,见俩人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一脸关切的看着他,他便收回了目光,看向庄先生,“这么多年,你一直是白身?”


    “是,”庄先生躬身回答,顿了顿后道:“小子给人做过师爷,不过没做两年便去做了教书先生,一直到现在。”


    虞县公微微颔首,问道:“你一共收了几个弟子?”


    “三个。”


    虞县公的目光便在刘焕和殷或身上扫来扫去。


    庄先生低着头没看见他的目光,满宝和白善却看见了,连忙解释道:“虞县公,我们师弟今天不在,他跟他同窗玩儿去了。”


    “师弟?”虞县公便看着满宝笑道:“这样算来,你是大师姐了?”


    满宝点头。


    “可我看你年纪比你这师弟还要小些呀。”


    为什么大家都要关注这个?


    满宝道:“可我入门早啊。”


    虞县公就问庄先生,“这小姑娘是你家的?”


    庄先生连忙解释,“不是,这孩子从小与我读书,她很聪慧,因此收了她做弟子。”


    满宝解释道:“先生在我们村开学堂,我大嫂在学堂里做饭,我打小儿就跟着一块儿去,先生上课,我就坐在门槛上听,因为我学得快,所以先生就收了我做弟子。”


    “不收束脩,连我最开始的书本和笔墨纸砚都是先生给的呢。”


    虞县公听明白了,笑问:“那你家怎么也不给个束脩?”


    “我家贫,一开始是没钱。”


    “家贫啊……”虞县公看了一眼庄先生,笑着问满宝:“你跟着你们先生读书多少年了?”


    满宝:“十一二年了吧。”


    白善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你这是一出生就去读书了吗?


    他忍不住去瞥她。


    庄先生也暗暗瞪了满宝一眼,警告她老实一些。


    满宝便想,的确是十一二年了嘛,虽然她不记得了,但科科记得呀。


    它很久以前就说过,她很小很小,才会扶着墙走路的时候就坐在学堂的门槛上了,学的第一句话就是跟着学堂里的学生们一起叫的“先生”。


    虞县公看着笑了笑,微微颔首,摸了摸胡子后问,“我记得当年你有个同窗也做了一首好诗,他叫什么名字?”


    庄先生笑道:“时间太久远,小子也忘记了。”


    这会儿连白善都忍不住想要说话了,却被庄先生抬头瞥了一眼,两个弟子便只能憋屈的低下头去不说话。


    虞县公听着点了点头,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喝了点儿茶,和姜先生等人说了说话便离开了。


    姜先生等人把虞县公恭送出去,这才直起腰来,“奇怪,虞公何时回京的?他不是告老还乡了吗?”


    陈先生却盯着庄先生若有所思起来,虞县公说的庄先生那个同窗不会是陈福林吧?


    崇拜的人一走,大家看了一下天边的夕阳,也没空玩儿了,于是各自告别,各回各家。


    陈先生拉着姜先生一同乘车。


    殷或也看了一眼时间后道:“我也得回家去了,你们要是有事可使人传信与我,有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


    满宝和白善便知道他敏感的猜到了什么,点了点头后目送他上车。


    刘焕跟着他后面挤上去,叫道:“我与你一同,反正我们两家顺路。”


    等他们都走了,师生三个才上了大吉的马车。


    白善和满宝很不解,问道:“先生,你为何不告诉虞县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伏天氏 第九特区 女团C位她成了影后 黑科技制霸手册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