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三五小说网 > 中国古代历史史实梳理 > 第1763章 明朝人物合称—后七子

第1763章 明朝人物合称—后七子

    在明朝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文学领域再次掀起了一股复古潮流,这一时期出现的七位杰出文人以其共同的文学追求和创作实践,被后世称为“后七子”。


    他们分别是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这七位文人不仅继承了前七子的复古文学主张,更将其推向了新的高峰,对明代文学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后七子的成员介绍


    李攀龙


    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人。明代着名文学家,后七子的领袖人物。


    他主张“文须西汉诗须盛唐”,强调文章应学秦汉,古诗崇汉魏,近体宗盛唐。


    李攀龙长于七言近体,但其诗歌也被后人批评为“瞎唐诗”。


    他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清初。


    王世贞


    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


    李攀龙死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成为后七子中的另一位核心人物。


    他着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等多部作品,对明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谢榛


    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


    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


    他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强调诗歌创作中的模拟与学习。


    宗臣


    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人,宋代着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


    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


    他的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他的作品有《宗子相集》等。


    梁有誉


    字公实,明代文学家,广东顺德人。


    嘉靖二十九年(1550)中进士,授刑部主事。


    其诗文亦主张复古,与后七子其他成员相互呼应,共同推动复古文学的发展。


    他的作品虽传世不多,但在后七子群体中占有重要地位。


    徐中行


    字子舆、一作子与、号龙湾,又称天目山人,湖州长兴人。


    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


    他的诗文亦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之一。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对明代文学有一定贡献。


    吴国伦


    字明卿,号川楼、惟楚山人、南岳山人,湖北阳新人。


    嘉靖、万历年间着名文学家。与魏裳、汪道昆、张佳胤、张九一并称“后五子”,亦附“七子”之末。


    他的诗文创作亦受到复古文学主张的影响,作品风格雄浑沉郁。


    二、后七子的文学主张与成就


    后七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七子的复古文学主张,强调“文须西汉诗须盛唐”,对法度和格调的讲究趋于强化和具体化。


    他们认为文章应学秦汉,古诗崇汉魏,近体宗盛唐,这是文学的直接根源和最高楷模。


    在他们的努力下,复古文学运动在明代文坛再次掀起高潮,对改变当时文坛的萎靡不振之风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创作实践上,后七子各展才华,共同推动了明代文学的发展。


    李攀龙的七言近体诗、王世贞的散文与诗歌、谢榛的诗歌理论、宗臣的复古诗文、梁有誉的诗文创作、徐中行的诗文风格以及吴国伦的雄浑诗风都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后七子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


    三、后七子的历史意义与影响


    后七子作为明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其复古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对明代文学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不仅推动了明代文学的发展繁荣,也为后世文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尽管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如过于强调模拟和复古而忽略创新等,但他们的历史贡献和文学成就依然不可磨灭。


    综上所述,后七子作为明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合称,其成员才华横溢、文学主张独特、创作实践丰富多样,共同为明代文学的发展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历史意义和影响深远而持久,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伏天氏 第九特区 女团C位她成了影后 黑科技制霸手册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