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四年过去,大皇子依然还是皇子,二皇子也还是二皇子。
苏殷最后还是在二皇子一把鼻涕一把泪下心软,没有再不理二皇子,后来二皇子得了教训再也不敢如此任性。
再后来,二皇子在苏殷和修罗段言的教导下,也有了一点继承人的样子。
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镇守西南的从高将军换成了高将军的胞弟。
京师一个小巷子里。
“哎哟,这是谁家的醋瓶子打翻了,大老远就闻见了。”
一个大娘扇了扇鼻子,一摇一摆的走进一处院子。
一个妇人迎上来:“林姐姐来了,是我家丫头做饭不小心弄翻了醋瓶子。”
大娘好奇的看了看屋里,屋子里有一个她没见过的少年郎,听说林家姐儿要定亲了,那少年郎莫不就是吧!
收回视线笑道:“那是林姐儿的未婚夫婿吧?真真是一表人才。”
妇人点点头,道:“林姐姐稍等,我去把簸箕拿来。”
“哎,不急不急。”
妇人进去把之前答应借给大娘的簸箕拿出来给大娘,大娘拿着簸箕也没好奇,直接走了。
妇人走进去,屋子里三个人气氛有些不好。
一个大叔脸色难看,瞧了一眼妇人开口问道:“林大嫂走了?”
妇人点头,转头看了看眼眶红红的女儿,顿时心痛如绞,连之前满意的准女婿也看不顺眼了。
“罢了,你先归家去,下次再来。”
大叔叹气。
少年郎站起来,看了看默默垂泪的少女,躬身道:“那……告辞!”
说完转身出去了。
少女抬起头,泪眼婆娑。
“林姐儿,如今他自身难保,你嫁过去,也是过苦日子。”
大叔苦口婆心,实在心疼女儿的婚事。
若他早知道构儿是皇子,他怎么会答应他与女儿的婚事。
如今若是退婚,怕是对女儿名声有碍。可不退婚,女儿跟着一个不受宠还遭陛下厌弃的皇子,日后可该怎么过活。
“爹爹,女儿知道。”
少女低着头,看不清神色。
大叔神色更加忧虑,女儿是认定大皇子了。按理说两个孩子两情相悦他不该阻拦,可那是皇子啊,若是失败,有何下场?
“罢了……”
……
……
“殿下。”
两个亲卫站起来喊到。
本来他们两人是跟大殿下一起去的林家,后来殿下跟林大娘子谈的不怎么好,就让他们俩赶出来了。
“回去吧!”
大皇子望了望冷清的酒馆,苦涩的笑了一下。
往日里,酒馆之流总是人最多的。
只是今日是二皇子的老师楚先生公开讲课,许许多多的人都赶去了。
不只是读书人和权贵,贩夫走卒无不追求楚先生的课,哪怕其实除了前面的一些人后面的根本听不清楚。
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能去听楚先生讲课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
“殿下……”
亲卫立马站起来跟着走了。
主要是店小二幽怨的目光太明显,他们实在不想坐下去了。
小二见两个待了半天的客人走了,高兴的收拾好桌子关上门去观看楚先生讲课。
“楚先生讲授的新学据说权贵们都很信服,集大家之所长,而得一家之言。”
“新学刚出来的时候,谁不是说楚先生疯了,谁能想到今日的盛景。”
大皇子转身看着自己的两个亲卫,被主子瞪了的亲卫相视一眼闭上了嘴。
他们怎么就忘了,楚先生是二殿下的老师,楚先生盛名之下,二殿下也水涨船高,殿下能高兴就怪了。
大皇子捏了捏拳,转身向楚先生讲学的地方走去。
他曾经求父皇下旨让楚先生做他的老师,可是父皇非但不同意,转头还特意招了楚先生做宫叔桥的老师。
父皇,还真是明晃晃的偏心啊!
宫叔桥不过是身份比他高了一些罢了,为何就能得到世间极致的宠爱呢?
为何啊……
……
……
今天是老师讲学的日子,二皇子特意起了大早侍奉老师左右。
“桥儿,茶。”楚先生敲了敲茶杯杯沿,示意弟子添茶。
二皇子回过神,笑了笑连忙倒茶。
他根本没听见老师讲了什么,他刚才在想他大哥会不会派人来刺杀他。
画本子里不是都这么讲的吗?
皇家争斗非死即伤,兄弟反目成仇的比比皆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想想有一个被刺杀的经历,还挺刺激的。
二皇子又开始想东想西,楚先生挑了挑眉,伸手敲了敲弟子的脑门儿。
“想什么呢?水都溢出来了。”
“呀!”二皇子手忙脚乱的擦拭桌子上的水渍,然后朝老师讨好的笑笑。
楚先生摇摇头,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的这个小弟子。
“是你自己说的,来侍奉老师。你看看,净捣乱了。”
“老师,弟子知错啦!”
楚先生叹口气,笑着摇摇头,指了指卖乖的小弟子,随即哈哈大笑。
一开始他还真不愿意来教这个以顽劣出名的二皇子,可是后来陛下下旨让他做二皇子的老师,他没办法还是进宫了。
相处几日后发现,二皇子除了顽劣,其他方面还是很好的。
尊师重道,聪颖好学,举一反三,是老师喜欢的那类弟子。
“先生。”
上面师生两人闹的时候,下面坐着的读书人里站了一人出来。
那人似乎是有些紧张,声音打颤。
“学生有一事不明。”
楚先生按了按弟子的脑袋,端坐好温声开口问道:“何事?”
那人见楚先生语气温和,是个祥和的老师,于是放开了些开口道:“先生说同理心于一草一木……学生不甚理解。”
楚先生想了想,举了个简单的例子:“所谓同理心……便是在街上看见一个年迈的乞丐会产生怜悯之心,进而伸出援手。”
“若是没有伸出援手呢?”
楚先生理了理衣摆,笑道:“没有伸出援手也并不代表没有同理心。或是有苦衷,或是身无余财……总之,看见乞丐的那一刻你产生了一丝不忍,那便是同理心了。”
“学生受教。”书生行了一个大礼,一拜而下,恭恭敬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