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三五小说网 > 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 > 第122章 张靖:此事大可不必

第122章 张靖:此事大可不必

    公元193年,七月上旬。


    随着中原各地秋收的到来,除却扬州战事频频以外,各州诸侯埋头发展,无事相安。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


    一条明年关中三辅大旱,九州大蝗的流言,在中原民间快速传播,使得无数普通百姓人心惶惶。


    也就在这个时候。


    一道名为飞蝗腾达的菜品,被端上了世家大族们的席案,很快便成了一道风靡的美食。


    哪怕是用不起油的百姓。


    也能用火烤的方式,将蝗虫变成吃食,味道也极为不错。


    加上流言的冲击。


    一时之间,中原的蝗虫迎来了灾难。


    兖州,东平国。


    无盐城,太平府大堂。


    月前送走五百执法者以后,张靖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处理公事。


    “仲德。”


    张靖放下手中的公文,笑着道:“如今蝗虫被端上了桌案,不过还不够,可以安排人从各地购买蝗虫,嗯,一斤按百钱来算好了!”


    他口中的百钱,自然是五铢钱。


    而他的目的,也从来不是收蝗虫,而是给这股浪潮,再度推波助澜。


    让天下的百姓都参与进来。


    至于所谓的钱财,在如今张靖的眼中,根本算不得什么,如果花一部分钱财,换取降低蝗灾一成灾害。


    那对张靖而言,都是极为划算的。


    “属下这就安排下去!”


    程昱目光一亮,也明白了张靖的意思,这所谓的百钱,不过是放个饵而已,让百姓们去捕捉蝗虫。


    真正出财物的,是那些想要满足口腹之欲的大族豪强之人。


    到时候别说百钱。


    就算两百钱都有人愿意出。


    “仲德。”


    张靖将文书递给程昱,开口道:“秋收过后,兖州进入农闲,你当趁此时机,把有一技之长的百姓聘入工坊,丰富太平商会货物的同时,也让百姓们获得财物,下去以后,着人让王度过来见我。”


    这个时代的兖州。


    每年只能收一季粮食。


    农闲的时候,百姓们也不会让土地荒废,而是种上一些应季的小菜。


    如兖州这片地域。


    秋收过后可以种植芸薹和菘菜。


    芸薹可以用来榨油,不过更多的是当蔬菜食用,菘菜自不必多说,这玩意在兖州的长势极好。


    种植这些小菜。


    自然用不了春耕那样的人力物力,多出的劳动力,自然得安排一番。


    “属下领命。”


    程昱接过文书恭敬应是。


    半晌过后,王度进入大堂。


    “属下参见主公。”


    此时的王度满头大汗,朝张靖恭敬行礼。


    “免礼,入座!”


    张靖抬头看向王度,见其热得不行,朝一旁侍者吩咐道:“为王侍郎取盅水来。”


    “喏!”


    侍者恭敬行礼应是。


    “谢主公!”


    王度这才到一旁坐了下来。


    “也不是什么急事。”


    张靖见王度喝完水,这才开口道:“眼下秋收过去近半,兖州进入农闲,工部向来任务繁重,我给你提个建议。”


    “工部可从百姓中聘请青壮。”


    “加快对四郡的建设,还有就是……”


    太平府治下。


    大到修缮城墙、官道拓宽、兴修水库,小到为百姓打造水井,为太平商会修建门户等等,都是由工部在负责。


    犹豫四郡百废待兴。


    工部也成了一个极为繁忙的部门。


    光是兴修水库,张靖的最低要求都是五座,这些都是需要很多劳动力的。


    “主公英明,属下知道怎么做了!”


    王度听完重重点头,眼中满是大喜之色,有了百姓的参与,他相信工部的压力会减轻很多。


    “嗯,还有一事。”


    张靖微微颔首继续道:“你当初参与过守城,也知道金汁的妙用,而金汁不但可以守城,还能有肥土之效。”


    “是以,四郡各地城乡亭里。”


    “最好多修一些路厕,城内……”


    这是一个有味道的时代,如果在长街上、官道旁发现奥利给,根本不用慌,装作没看见就好。


    公共厕所是有的。


    那玩意在这个时代叫路厕,由于没有专人打理,大多数的路厕,都是气味熏天,闻之让人上头。


    所以几乎没人去使用。


    如今四郡蒸蒸日上,张靖自然把此事提上了日程。


    “这~属下领命!”


    王度闻言脸上的笑容也缓缓收敛,有些悲催的接下了这个活计。


    “去吧!”


    张靖笑着摆了摆手道:“回头将聘用百姓细则呈上,我给你批复。”


    “属下告退!”


    王度点头恭敬行礼,旋即离开大堂。


    “典韦,肘,随我出府一趟。”


    张靖处理完公事,起身叫上典韦,朝府外而行。


    “听说你昨晚去媒氏相小娘了?”


    “嗯呐!”


    “怎么样,相中了没有?”


    “没有!”


    典韦正色道:“俺要找那种大胸,大屁股的小娘,他们说那种好生养。”


    “昨晚那个白白净净,柔柔弱弱的,跟个竹竿似的,腰还没有俺腿粗,说是什么书香门第出身,俺不喜欢那样的!”


    “有品味!”


    张靖看了看典韦,见其不似说假,当即煞有介事道:“这仲德是怎么办事的,回头我找他说说,给你多安排几个相相看。”


    “多谢主公!”


    典韦闻言老脸一红,眼中满是期待之色,似想到了什么,开口道:“主公,要俺说,您也可以找个大熊……”


    “大可不必!”


    张靖闻言面色坚定的摇摇头,道:“我可没有你壮实,实在是无福消受。”


    “也对!”


    典韦看了看比自己小了一圈的主公,也就不再多劝。


    七月中旬,扬州。


    烈日炎炎,炽热难耐。


    吴郡富春县城外,一片静谧安宁。


    此地山明水秀,风光旖旎。


    而在那浙江之畔,是孙氏祖地所在。


    一名身形高大、身长八尺有余、剑眉星目、袒露上身的青年,正凝神聚气地在江边演练枪法。


    “好俊的枪法!!”


    就在此时,身着玄色锦服、头戴玉冠的周瑜,手中提着一坛美酒走了过来。


    “公瑾,你怎么来了?”


    青年见周瑜过来,紧绷的神色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老友重逢的狂喜。


    “怎么,伯符兄可是不欢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伏天氏 第九特区 女团C位她成了影后 黑科技制霸手册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