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永恒一族中的种类十分的庞大,陆地的、天上的、海中的应有尽有,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生态圈。
永恒水母是海洋中的绝对霸主,生活在深渊海沟,是张恒征服海洋的最强力量。
永恒水母的中枢系统由大量的主脑水母负责,在它们的控制下,整个永恒水母才能够有条不紊的工作起来。
另外,严格意义上来说,切割水母中的狂热者,已经开始渐渐地脱离了永恒水母一族的范畴,他的外观更像是一种披着外骨骼的软体动物。
但是,因为还是永恒水母中诞生出来的,所以现在还算是永恒水母的一员。
也许在以后,可能会出现永恒章鱼或者永恒鱿鱼这样的种族,那个时候这些狂热者也许将会重新被划分。
除了两个精英单位以外,永恒水母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普通级生物,像毒刺水母、巡查水母等等。
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早就了永恒水母的繁荣昌盛。
永恒虫族,被张恒寄予厚望的族群,现在并没有发展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食物的问题。
永恒虫族因为是外骨骼的节肢动物,在加上氧气含量比较丰富,现在的体型都非常的庞大,以至于食物消耗量特别大。
现在他们被困在永恒之岛上还好,如果说在诺德大陆上疯狂发展的话,搞不好直接会因为食物不足而直接灭亡。
现在,脑虫们的本体就在永恒之岛上,只要本体不死,脑虫们就不会死。
比脑虫们低一个档次的就是精英级别的生物了,其中虫后和宿主是最常见的两个单位。
宿主作为侦查运输单位,在永恒一族中有着很多工作,天空中时不时的就会看到一只如同气球一样的生物在空中飘荡着。
经过统计,整个永恒一族中,宿主的数量在一万三千四百五十二头,别看数字如此庞大,放在整个世界,只是零星的数量罢了。
虫后一直都生活在永恒之岛上,张恒并没有让它们前往诺德大陆,主要原因是虫后的生长太慢了,从出生到成熟,大约要花费五年的时间,作为快节奏的战斗,完全没那个必要。
还不如多培养一些寄生虫呢,反正前后也只要几天的时间就行。
所以,在虫后还没有优化之前,张恒是绝对不会让其参与到战争中来的。
影响虫族发展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即将到来的大冰河时期。
在亚伯的预测中,大冰河时期估计再过一百年的就会来临,而是来势可能会非常凶猛,所以,在没办法确保完全统治世界的情况下,还是不要贸然行动比较好。
将虫族全部蛰伏起来,当某一天苏醒,那将是君临天下。
永恒蛙族,生活在妙木山,他们是永恒一族中最富有智慧的种族,在生物科技方面,估计领先了整个世界一千年。
他们族群的数量并不多,除了蝌蚪状态的以外,在册的有三千头,现在全部都生活在妙木山中。
也是因为环境的影响,永恒蛙族没办法快速繁衍起来,如果按照张恒的要求将整个不死鸟王国进行改造的话,也许这里就可以成为永恒蛙族的天堂。
自从湿骨林诞生之后,永恒蠕虫便单独分离了出去,现在也是整个永恒一族的战争主力。
永恒蠕虫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寄生,寄生一切能够寄生的生命,将永恒蠕虫的恐怖带给所有人。
现在,参与战争的只有两种寄生虫,一种是普通的寄生虫,这是只有寄生之后才会产生思维的寄生虫,另一种就是净世寄生虫了,能够改变肌肉细胞结构的恐怖寄生虫。
最近,在兽巢科研所中,由亚伯牵头的寄生虫强化项目已经临近尾声,估计用不了多久,更加强大的寄生虫将要问世。
到那个时候,整个世界将没有人能够阻挡永恒一族的步伐。
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寄生虫,就能将那些生命全部干掉。
最后则是一直作为辅助使用的永恒菌类。
在这种菌类之中包括了真菌、细菌等其他种类的微生物。
在它们的辅助下,整个永恒一族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
比如说菌毯,虽然现在没办法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但是依旧能够在永恒一族中起到食物供给的作用。
还有像沼菌,这是一种身体中有空气的细菌。
只要有水,沼菌就能够快速繁殖,然后飘荡在空气之中,形成如同雾气一样的幕布。
沼菌作为战略级菌类,效果肯定不止这一种。
沼菌的最大作用就是防止入侵者。
沼菌中含有识别系统,只要不是永恒一族的成员,一旦被沼菌识别到后,沼菌就会大量的涌入,然后替换对方的细胞。
替换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只要被沼菌盯上了,绝对是尸骨无存的下场。
只是,现在沼菌只能生活在湿骨林中,这还是因为不死鸟王国太干了。
以上这些便是永恒一族所有的力量,可以看出,完完全全可以碾碎汉尼达拉人,只是现在很多因素在制约着永恒一族罢了。
张恒说完了目前能够分配给脑虫们的人口之后,脑虫们并没有太过在意,而是一个个拍着胸脯说道,一定能够拿下矩阵城,俘虏更多的汉尼达拉人。
张恒对于脑虫们这种积极的态度非常满意,其实他对于这种战争并没有太大的情绪。
就像是养殖场里养鸡一样,宰个几千几万头一点儿也不心疼。
永恒一族这边也很快做好了布局,六头脑虫分别带领了一千名眷族军士兵朝着矩阵军冲去。
为了给矩阵军一个重大的打击,这次他们还带上了毒爆弹。
这是一种致病菌,被包裹在皮囊内,只要皮囊破裂,致病菌将会出现、然后在短时间内感染对方,造成死亡。
这种致病菌对眷族军同样有影响,谁叫他们的本体还是汉尼达拉人呢。
很快,双方便在底河的两岸会面了。
一方是十万人的大军,另一方则是六千人的军队,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