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虽不比你们的场院大,空屋子还有两间。你且住两天,把你们那里的新闻故事儿,说些与我们老太太听听。”
贾母笑道:
“凤丫头,别和他取笑儿。他是乡屯里的人,老实,那里搁的住你打趣他。”
“老祖宗,您老不知道,姥姥也是见多识广之人,他们那的一些乡野趣闻,可是好听的很,不比那些说书的先生们,说得差呢!”
琏二奶奶这话说得贾母又是一阵大笑,但也并未说错。
这刘姥姥别看生于乡村,长于村野,却生来的有些见识。
况且年纪老了,经历过的也多了,野趣见闻自然也是积了一肚子了。
这会儿让刘姥姥说,倒也不怵头,仿似信手拈来一般,运用自如。
这时见贾母高兴,也愿意听,自然也就放开了胆子。
说得更加的引人入胜了起来。
就听刘姥姥讲道:
“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风里雨里,那里有个坐着的空儿,天天都是在那地头子上作歇马凉亭,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不见呢?”
“那姥姥,您那有什么奇怪的事,就讲给我们听听呗!”
因白齐在座,所以贾府未出阁的姑娘们,都由李纨带着,在另一处吃酒结诗社呢!
这里只留了探春、与琏二奶奶在贾母跟前侍候。
剩下的便是王夫人等年老的媳妇们了。
所以这凑趣的事儿,也就只有探春与凤姐了。
还有贾兰、贾芳等小萝卜头,倒也能时不时的帮上些忙,逗老太太开怀一笑。
此时,也正是由着凤姐,在逗刘姥姥讲话,免得姥姥心一怯,就说不出来了。
“我记得那是去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那雪下得压地上三四尺深。那日我起的早,天也就刚蒙蒙亮,我还没出房门,只听外头柴草响。我一想,这下完了,这是有人来偷柴草来了!!!”
“什么,还会有人来偷柴草吗?”
一个小毛头,睁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望着刘姥姥问道。
贾母一看,原来是贾兰,看来这小子是被刘姥姥的故事,给吸引过来的。
几岁大的孩子,也正是爱听故事的时候。
贾母让人给贾兰,在自已身边放个小脚凳坐好,又拿了些点心哄他,然后才笑呵呵的说道:
“好孩子,那拿柴草的人,也必定是过路的客人们。赶上这大雪,冷了,见有现成的柴,抽些烤火去,也是有的。”
刘姥姥一听,却赶紧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这回老太太可是猜错了,来人并不是什么过路的客人咧!这事说来奇怪,来偷柴草的竟然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
“小姑娘?这,这怎么可能呢?下那大雪的天气,哪会有谁家的小姑娘,一个人往外面跑的?”
凤姐推已及人,她觉得在女孩堆里,她也算是胆子大的了。
但也没有大雪天的,自已一个人往外面乱跑过。
当然,凤姐所指的女孩堆里,是指她们这些大家世族的,又没有修炼星力或天资不好的姑娘们。
与探春、元春那样的,是完全两个世界,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