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高三年级所有语文老师一致认定,这篇作文可算是神作,虽然稍有瑕疵,但考虑到作者只是一个高中生,也就没什么争议了。至于周鹏和王文春关于这篇作文是否能得满分的赌局,自然是被无视了。那些语文教师唯一心痛的是,这篇神作居然只是一篇课堂习作而不是出现在正式的考场之上,实在是暴殄天物。
“真是天下奇文呐,难以想象是一个高中生写出来的。”一个姓李的老教师对周鹏这篇文章赞不绝口,冲王文春说道:“王老师,你这可算捡到宝了。”
“哪里哪里,李老师过奖了。不过是一篇习作而已。”王文春面色青红不定,尴尬之极,只得强笑地点头应合。
“哎,王老师,你这就不对了。有这么好的学生怎么不早说呢。好好培养一下,说不定会出一个未来的文坛大豪呢。”一个中年女教师调侃道。
“好是好,就是过于卖弄,锋芒毕露没给自己预留什么上升的空间。作为一个高中生来说这有些不太明智。”
“哎,赵老师,此言差矣。我倒觉得年轻人锋芒毕露没什么不好,要是一点朝气锐利都没有,还算什么年轻人,跟我们这些老头子有什么区别。”
在众多语文老师还在争议周鹏那篇作文的意义的时候,柳友亮也第一次在开除学生之外的事情上做出了最迅速的反应,当即把稿子拿去排版权,加印了一期校刊,分发到各个班级。
不知道哪个班的学生,一时兴起竟然将这篇作文连带着周鹏和王文春打赌经过一并传倒他的博客上,并取了一个狂霸酷炫拽的标题《史上最牛高中生,一篇作文惊呆全校!!!》
这篇博客很快就被人顶上了首页,并且转载到了天崖、喵扑等国内知名论坛,并且如同病毒似的在网络上传播着。
每次转载下面都会有无数的转发评论,或赞赏、或置疑、或惊叹、或不屑……各种观点不一而足,在每处转贴之下都吵得不可开交。
一个叫“神经有问题”的网友评论道:“这篇文章由现象深入本质,将人生比喻为一个投入水中的纸团,它会慢慢被水侵蚀。慢慢向下沉落,直至沉入杯底。人生本来洁白无瑕,但一投入到社会之中,就会被社会这盆“脏水”所沾染、侵蚀。逐渐失去它的本色,直到完全堕入到这个社会之中而无法自拔,这样的构思表现出作者才华横溢的天资。我看了这样立意奇特的文章,感到非常惊讶,因为这是一个对专业作家都非常难的题目,一个16岁的少年,思维竟然如此敏捷,笔锋如此犀利!”
而另一个叫“滚过来滚过去滚来滚去”的网友却说:“在文字上相当老到,行文晦涩而卖弄,是长期玩弄文字到生厌那种写作方式。在思想上,刁钻而跳跃,却又自成篇幅,是一种饱有阅历甚至有些愤世疾俗的行为风格。如果这篇文章确实是一个高中生写的,我看这个人起码从小就得饱经各种世故,又得要对文字有天生的敏感,博览群书不说,还必得博览了众多非主流书刊。这对一个高中生来说是件极为诡异的事,因为同时读这些书和获得这些事情经历本身就是极为困难的,是十几年的岁月难以承载的。如果这篇文字确实是一个高中生所做,我只能用“妖怪”来形容:看不到一丝少年人的纯洁朝气,倒象看透世态炎凉之后的呓语。”
“楼上的,+。一个高中生怎么可能写得出来这种文章,博主太扯了,想炒作也找点靠谱的人,不要什么都拿出来说。另附:文章确实不错。”
“楼上的滚。”
“不明觉厉,火前留名。”
“2楼你确定你真的会审文章?满口胡言胡语!跟泼妇骂街似的!从你的评论,哦不!是废话中可以看出你充满对作者才华的嫉妒和对这个社会的失望!没人家有才华就要喷人一口!你应该多吃药!”
“楼上说过了,一篇作文而已。不要骂人。”
“以这样的年纪能写出来这样的文章,绝对的天才。当然前提是这件事是真的。”
“我反正在读完高三之后就觉得自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呆子,绝对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很鲁迅或者说很杂文。”
“绝对是假的,高中生写出来的,你哄谁啊。肯定是拿别人的文章出来炒作。博主的炒作手段实在是太低劣了。简直错漏百出,令人不耻。”
“我也觉得不是高中生写出来的,要么是在炒作,要么有人代笔。”
“这篇文字显露出了作者的读书不精,看过的很多很杂,理解的和记得的很少,对摘抄的那些东西自己都不甚了了却信口开河。由此也可以印证作者关于文学、阅读、写作的态度的言论和表现。只有正视《杯中窥人》的低劣,才能走出怀疑这篇文章代笔的误区,因为没有谁会代笔写出这么烂的东西。”
“楼上吃屎,有本事你就这个命题写一篇出来?没本事别出来叽叽喳喳的。”
……
那位同学也没想到他发的这篇博客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发完他就上课了,等下课拿出手机看博客的时候都吓了一跳,看着大量的评论和转载刚开始还有些得意,但看到下面的置疑的时候,就有些不爽了。
“这件事绝对是真的,虽然不是我亲身经历的,但是写这篇作文的人就在我隔壁班上,他叫周……”那位同学写到这里,想了想太不霸气了,不能让人们服,于是删了重写:“那同学就是老子同班同学,这事是我亲眼所见。”
“没图你说个jb。”
“博主出来作证了,我们赌一块钱,你绝对在说谎。”
“我倒觉得博主没必要说谎,我相信博主。”
“你就扯吧。这么低级的炒作,真是瞎了我的钛金狗眼。”
……
连翻几页,发现不相信的仍然占绝大多数。那位同学火了,骂道:“你们爱信不信,不信的你们明天可以买一份西江省日报,那上面有。”
评完这一句,那位同学就关了博客,把手机丢进了抽屉里。只是他想不到,他的这篇博客,却引来了更大的风波。
全校的师生都看到了这篇文章,在佩服之余也都有些好奇这篇文章的作者来。
而事件的主角,这个时侯却和英语老师邹蓉在一间安静的办公室里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