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三五小说网 > 穿越大唐,开局拜师孙思邈 > 第19章 问对

第19章 问对

    脸上虽不悲不喜,实际上李勉内心笑开了花。


    正愁着如何摆脱李二安排,就送上了门。


    既入将门,出身很重要,它决定了未来,自己在将门所处位置是高是低。


    如果身上有李靖徒弟的光环,无论谁都不敢再小视他。就算将门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不认,也没办法。


    李二见李勉答应,大笑道:“那好,今天朕来做这个见证人,让你拜师李爱卿。”转身看向李靖,“怎么样,这安排你同意否?”


    李靖弯腰抱拳,“陛下安排,臣莫敢不从。”


    “好,好,好,来人呀,给朕准备香案,让李爱卿现在就举行收徒仪式。”李二道。


    马大伴应一声,出门安排去了。


    在这皇家园林里,想要安排也简单,不一会儿,就有宫女太监,把香案摆好。


    李二与众重臣,作为见证人列席。


    三跪九叩,敬茶,一系列流程有条不紊的进行。


    喝完茶,李靖摸着李勉的头,道:“入得我门,须遵我师律。”


    “第一,不准欺负弱小。第二,不准欺师灭祖。第三,不准有违良心。”


    “谨遵师命,李勉敬拜。”


    礼成。


    房玄龄几人上前,对李靖进行庆贺。


    就算长孙无忌心中再不愿,再看不起李勉,也上前敷衍了几句,表达自己的恭贺之意。


    李二也勉励了几句,还让人叫来众皇子,与李勉认识,加深彼此关系。


    李勉可是他留给下一代皇帝的重臣。


    “恭喜李县男,拜得良师。”李承乾上前,好奇盯着李勉,口中恭贺道。


    “谢太子殿下,臣必不负殿下所言,学得本事,报于朝廷。”李勉行礼道。


    行礼时,李勉盯着李承乾的脚看,神情怪异。


    现在的李承乾,脚正常,还没有被摔下马,导致留下残疾。


    我要不要提醒下呢?


    如今青霉素即将出来,加上上次的警告,长孙皇后想必不会那么早去世,长孙皇后在,他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便稳于泰山。


    有长孙皇后在中间斡旋,想必闹不出造反。


    “殿下,臣有句话想对你言说,骑马时,注意安全。如发生了什么,可到李家庄找臣师父孙思邈。”


    这让李承乾,莫名其妙。


    但因李二在场,李承乾不好细问。


    可心里,觉得李勉有什么话未说尽。


    “他这话是什么意思?不行,得找个机会,找李勉问个明白。”


    恭贺过后,事情拉上正轨,开始奏对。


    李二特意叫来起居注的舍人,在一旁记录。


    看场上郑重其事,李勉心中直发紧。


    这李二到底想干什么,搞得这么隆重?连起居注的史官,都找来了。


    李二道:“李勉,你刚才所答,是你自己理解,还是别人所说?”


    “回陛下,全是微臣浅见,如有不妥,还请陛下示下。”李勉道。


    李二点点头,“第一问,何为以工代赈?”


    李勉回答:“纵观历史 ,每逢灾年,百姓即流离失所,千里无鸡鸣,万里无人烟。灾民多趋于大城,以搏生存。”


    “微臣所提以工代赈,便以这些人力,化民力为己用,更利于水利等工程。”


    “这么做,有三个目的。”


    “第一,通过组织赈济流民参加工程建设,使流民得到必要的收入和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达到赈济的目的。”


    “第二,在政策实施地区形成一批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对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第三,可在一定程序上缓解政策实施地区劳动力剩余问题,有利于稳定。”


    以工代赈具有“一石三鸟”之功效。


    可以激发百姓精神,摆脱“等、靠、要”等消极意识。”


    “流民之所以成为流民,无非是生存出现了问题。处理得好,将大大有利于国家,让这些人有工可做,也可将他们固定在工地上,不至于被有心人煽动,导致动乱。”


    无论哪朝哪代,都是因人灾或天灾,导致动乱四起,甚至是揭竿而起,将皇朝埋藏,改朝换代。


    经历过隋末民乱的李二,以及李靖等人,纷纷点头认同。


    李二更是眼中精光爆闪,连连点头。


    李承乾听得若有所思,两眼放光,目光定在李勉身上,一动未动。


    其它几名皇子,包括李泰和李恪,看李勉的目光,也在发光。


    这是国策,能活天下之策,应以国士待李勉。


    皇子们明白过来,为何在开始时,陛下会唤来史官,以作记录。


    这分明是想留作他日,如有需要时,可拿出来借鉴啊。


    “你回答得不错。”李二看向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爱卿,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可以问。”


    房谋杜断二人,躬身施礼齐声答道:“臣没有,李县男已说得很明白,没有可疑问的地方。”


    杜如晦补充道:“如有疑问,私下里臣会找李县男,为臣解惑。”


    意思是说,别问了,问剩下的吧。


    “李勉,第二问,士农工商,历代如此,你为何要将最低的商抬高,要征那什么商税?”


    李勉身体一顿,望了其它几人一眼,心中暗骂自己多事。


    这话他怎么鬼迷心窍给写出来了,该死。


    商人如今大多依附于各大世家,如果征商税,那就是在世家身上抽血,他李勉羽翼未丰,可不敢惹上世家。


    李二在密室,只有二人在场时,问就问了,可偏偏在一众人都在的公开发问。


    无疑是把他推入火坑。


    看来之前是自己想当然了,这李二分明是没忘拿他当刀,狠狠打击世家呀。


    帝王心术,果然可怕。


    可李二已经问了,他李勉不得不答。


    “回陛下,商之所以最低,不过是认为他们不事生产,有投机之嫌。”


    “对商,我们理解错了,还大错特错。”


    “我们农户与工户所产,所少流通,而商很好弥补了这点,流通即能生财。只要商有利可图,即可让农与工都能受益。”


    “商之一道,因利而生。但陛下可以立律法,以此压制与约束,不让它失控。”


    “利用得好,反而会成为国之利剑,进可杀人,退可固国。只要这把利剑,握在陛下手中,还怕什么商人地位提升后会误国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伏天氏 第九特区 女团C位她成了影后 黑科技制霸手册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