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晋光皇帝气急攻心,要不是自身意志力坚强,只怕这时候两眼一翻倒下了。
“皇上…”丞相等人急得差点就上来了。
奈何。
晋光皇帝手势示意不要轻举妄动。
见李洛有倒台的趋势,不少大臣趁机火上浇油,谏言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洛王不适合领军,请皇上务必将其裁撤,另选将才支援前线。”
“洛王无视我大晋百姓,坑害无辜,不配领军,更不配分封为王,享有一州之地!”
此话一出,户部尚书郑禾更是坐不住了。
剥夺领军的权利,郑禾没有意见。
可一旦剥夺了王爵,无异于是宣判了死刑。
李洛,将永无出头之日!
“皇上,洛王殿下虽然铸下大错,但臣相信他肯定是一时糊涂,绝不是故意而为之的。”户部尚书郑禾还在无力辩解着。
宗人府李清愤慨道:“郑禾,洛王是你的女婿不错,但请以大局为重。事实证明洛王根本不适合领军。倘若吾等再放任洛王胡来,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礼部官员亦是站出来指责:“难不成,郑大人一定要十万大军全部枉死才肯善罢甘休吗?”
郑禾连忙说道:“洛王年轻气盛,行事荒唐,臣以为当收回兵权。可洛王殿下乃是皇上的手足兄弟,从亲王爵已废黜成王爵,万不可再废啊!”
“倘若洛王能有秦王殿下半分能力,何至于接连被废?”
“皇上!”
群臣吵得不可开交,面红耳赤。
晋光皇帝依旧选择旁观,漠然置之。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晋光皇帝的确不愿意坑害手足。但若这手足已经威胁到了他的底线,晋光皇帝定会毫不犹豫选择亲系。
毕竟赵王李言一事就发生在前头,既然他们如此记贪不记打,那么他也不必手下留情。
自作孽,不可活!
“臣请皇上从轻发落…”户部尚书郑禾竭尽所能恳求道。
“三万将士间接死于洛王之手,犯下如此滔天罪孽,郑大人竟还要为洛王辩解开罪,你究竟是何居心?”
刑部尚书常染已然投靠秦王李澈,自然也跟着帮腔作势,怒斥:“大晋律法森严不得更改,更不可为洛王开辟先河,臣请皇上务必从重处罚!”
其他部门的官员站出来添油加醋,说道:“臣等奏请皇上从严处置,不可罔顾我朝律法。”
“朕素来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不会徇私偏袒。”晋光皇帝淡淡回了句。
“皇上,洛王罪不至死啊!”户部尚书郑禾叩首在地。
“郑禾,你够了!”杨继看不下去了,堂而皇之朝郑禾使了个眼色。
你这老匹夫,难道还看不出来吗?
皇帝和朝中大臣摆明了,就是不会放过针对洛王的机会,你越是为李洛申辩,他们越是不会善罢甘休。
户部尚书郑禾心急如焚,乱了分寸。
只当杨继已经叛变,怒喝:“杨继,你别忘了…”
“够了!”晋光皇帝怒拍龙案。
龙颜大怒。
吓得郑禾不敢再大放厥词。
晋光皇帝沉声道:“宣朕旨意,李洛枉负圣恩坑害百姓,领兵无方,致使三万将士含恨他乡。”
“着废黜洛王爵位降为郡王,且收回洛州封地,罚俸三年,非召不得入朝听政。”
完了…完了…
郑禾面如死灰,心拔凉拔凉的。
即便费尽三寸不烂之舌,也难以阻挡皇帝废黜李洛的决心。
“王振。”
“臣在。”
“朕命你即刻动身前往,将罪人李洛带回京城,听候发落!”
“臣遵旨。”
关于李洛一事,已成定局。
群臣高呼:“吾皇圣明。”
李洛被晋光皇帝接连废黜的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传遍皇宫,以及洛王、楚王府。
太后对晋光皇帝的处决方式没有任何异议,甚至觉得晋光皇帝应该将李洛贬为庶人,如此方能解恨。
居住后宫之中的陈太妃听闻此事,如遭电击。她虽生育两名皇子,但李洛从小聪明伶俐,机灵善辩。俨然是她最器重的儿子,她几乎无时无刻想着、盼着望子成龙。
岂料,先皇会将皇帝之位传给太子。
夺嫡失败,不代表没了机会。
陈太妃一直教导李洛累积势力,利用王妃娘家的权势步步蚕食鲸吞。计划才进行到一半,李洛就被晋光皇帝贬为了普通王爵。
现在倒好,直接撸成了郡王。
降爵位倒可以忍忍,可是晋光皇帝居然剥夺了洛州封地,不准李洛以后再参与朝事。
如此,无异于是将李洛贬成庶民啊!
陈太妃肯定不乐意了。
当即火急火燎赶来慈宁宫求见太后,想让太后在晋光皇帝面前说几句话,把王位还给李洛。
拿回王位,便是拿回封地。
晋光皇帝只是身体弱,并不是傻。
陈太妃越是胡搅蛮缠,死皮赖脸。
晋光皇帝越是不会同意她的请求,甚至昭告天下,将李洛和李澈的战况大肆宣扬。
与此同时。
待在秦王府的王韵、萧悦悦,先后听闻李澈首战告捷的消息。不等欢呼雀跃,王家、萧家皆有人登门祝贺。
来的人不是娘亲,便是姐妹兄弟。
据说是太后传出懿旨,特地让他们的亲人来陪陪秦王妃。以便助她们定下心来,安安稳稳操持秦王府内政。
洛王李洛遭到晋光皇帝废黜的消息,传入了洛王府,作为洛王妃的郑颖固然已经知情。
奈何,她反应淡然。
似乎李洛被废黜,跟她没有关系。
相反,消息传入楚王府时。
李磐先是吃惊,然后是不可思议,最后竟然是被欣喜替代了。
一直以来,李洛就受陈太妃宠爱,不论什么好东西,陈太妃都会记着、念着李洛。哪怕是两人成婚,陈太妃首先考虑的就是李洛的地位稳不稳。
和杨家结合,说好听点是为了李磐。
实则只有李磐心里最清楚,陈太妃是为了李洛谋划一切。
郑家和杨家全是李洛的倚仗,幸好,杨继并不是很看好李洛,反而对他这个女婿多为关照。
只有李洛倒下了,陈太妃才会注重另一个儿子。
属于我李磐的机会,终于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