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降临。
王志和夫人闻讯入宫,当他们看见白白胖胖的李承孝之时,心里自然是大喜过望。
但同时也从宫女口中听到王韵难产的消息,当时情况危急,要不是靖远皇帝李澈力保大人的话,恐怕他们就要天人永隔了。
因王夫人爱女心切,说什么都要留下来照顾王韵,李澈不好意思拒绝,故而就拜托王夫人多加辛苦。
而李澈则依照承诺,召媚媛侍寝。
“皇上…你看是这样穿的吗?”媚媛搔首弄姿,极其不习惯摆弄着。
李澈两眼都看直了。
不久前,他亲自给媚媛选了套合适的内衣裤尺寸,让她沐浴净身以后就穿上看看。
细细想来。
除却那一夜跟后妃集体泡温泉,临时穿的内衣物以外,后宫嫔妃们平常穿的还是肚兜和亵裤。倒不是妃子不好意思什么的,而是李澈忘了这事。
对,就是忘了!
今夜机缘巧合,刚好让媚媛试穿。
媚媛长得妖媚,身材更是一绝。穿上这套内衣物后更加显得完美身材,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无不在诱惑着。
只见李澈色相百出,直扑媚媛。
不一会,养心殿内就响起靡靡之音。
过了良久,这个声音才逐渐消失。守在养心殿外的徐富听见皇帝传唤,轻手轻脚迈入养心殿。
“奴才在。”
李澈得意洋洋抱着媚媛,隔着明黄纱帐对徐富嘱咐道:“将箱子里的衣物,给各宫妃嫔送去,切记让宫女去送。”
“奴才遵旨。”
徐富办事干脆利落,立即命养心殿外的几名宫女进来抬箱子,得亏箱子里面装的是衣服,不然单凭宫女的气力是断断抬不起来的。
交代了一句,李澈就和媚媛歇下了。
各宫各院的妃子收到内衣物的时候,惊奇是小,更多的是觉得皇帝不正经。尽管如此,她们还是一一试穿上了。
上身效果,不仅明显比亵裤和肚兜好多了,而且胸前没有了下坠感,下身也没有再漏风的感觉。这些内衣物看起来不正经,其实非常实用。
…
黎明一早,又到了上朝的时候。
李澈不得不从温柔乡出来,由四名宫女精心服侍,一步一步将龙袍穿戴整齐,然后乘坐步辇前往朝殿。
文武百官准备就绪,分立朝殿两旁,看见皇帝就行跪拜礼。阵容强大,气势如虹。
“参见吾皇万岁。”
“免礼!”
李澈喜怒不形于色,正襟危坐。
“今日可有本要奏?”
兵部尚书卢坤闻听此言,义无反顾站出来禀报:“启禀皇上,萧关刚刚传来战报。”
“守将金国茂率军出击,与吐蕃尼雅赤松历经一战,大军整体方面占据优势。但是…但金国茂不敌尼雅赤松,不仅被对方打落下马,而且还断了一臂。”
“目前,萧关守军已退回边关,转攻为守。”
语出惊人,满朝一片哗然。
右相于勤琥脸色铁青,挺不好看的。
他当时就不赞同出兵,是李澈信誓旦旦地保证万无一失,他才放下心的。结果现在,搞这一出?
殿下群臣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守城没问题,一出击就被打败了?”
“军事力量毋庸置疑,但这守将未免太丢人现眼了……”
数落的话,不绝于耳。
李澈神色坚定,侃侃而谈:“尼雅赤松号称吐蕃第一将军,用兵有方,孔武有力。金国茂不过才镇守几年边关,被尼雅赤松打败倒是在情理之中。”
左相王志提议道:“皇上,边关危急…臣建议就地选将,及时弥补萧关一职,以防被吐蕃趁虚而入!”
右相于勤琥附和道:“臣附议。”
玉门关守将陈建业和阳关守将骁溯,两人都镇守着要塞,而且都离萧关太远,让他们支援萧关显然不实际。
但满朝武将除年过半甲的于勤琥外,李澈想不到有谁可以点兵挂将。
文臣武将左顾右盼,眉来眼去。
右相于勤琥毅然挺身而出,铿锵有力地说:“臣愿领军出战!”
李澈眉头一蹙,安抚道:“肃国公对大晋鞍前马后立下汗马功劳,有您在,何惧于区区尼雅赤松,但今时今日年事已高,不适合挂将。”
“皇上,臣身为大晋臣子,理该为皇上分忧,为大晋付出一切,臣愿和尼雅赤松死战!”于勤琥激动的面红耳赤,双膝跪地。
“朕理解你的心意,但朕不得不为肃国公的身体考虑!”李澈面不改色,语重心长道:“肃小国公于归智勇双全,对军事谋略有方,着敕封为骁勇将军,即刻点兵点将,领军出征!”
回绝于勤琥,却让于归上阵杀敌。
既是信任,也是给足于勤琥面子。
于勤琥纵使感到遗憾,但也默认了李澈的做法。
“吾皇圣明!”
李澈豁然起立,斩钉截铁地说:“此一战,朕会亲临战场,同骁勇将军与尼雅赤松,与吐蕃决一死战!”
“皇上…您是一国之君…万万不可以身犯险啊!”大理寺卿司马徽,第一个站出来出言否决。
兵部尚书卢坤心有灵犀,连忙站出来反驳道:“皇上的安危至关重要,您若离开了京城,那京城的安危谁来负责?”
“是啊皇上,兹事体大,请皇上三思而行。”吏部尚书萧勤独具慧眼,一样表示反对意见。
岳父的关切之心,一如既往。
李澈笑了笑,说道:“东西突厥比之吐蕃强之数倍,朕既然能将他们杀的人仰马翻,自然也可以将吐蕃踩在脚下!”
“况且护城军有驸马都尉王振管理,宫廷里有忠勇伯张虎重重把关,赤骑加以守护,任由哪个奸人插上翅膀,恐怕也难以趁虚而入!”
话说到明面上,再否决就不懂事了。
“臣相信皇上定能驱逐蛮夷!”
满朝臣子循声望去,赫然发现说话的人正是左相王志。
王志也是深思熟虑才做出的决定,坚定的说:“臣和右相大人,以及各部尚书会做好后勤工作,让皇上没有后顾之忧!”
“既然如此,此事就这么定下了!”
金口玉言,覆水难收。
百官拿李澈无可奈何,只能喊道:“吾皇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