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关】
经过十几天的长途跋涉,驰援大军终于抵达萧关,萧关军民高度警戒,连睡觉都是轮流看守的。
李澈看他们疲惫不堪的模样,不忍心让援军打搅他们,于是驰援大军非常低调的入城了。进入萧关第一件事,便是找守将金国茂了解情况。
趁着深夜,李澈让小桃红去休息。而他自己则带着几名锦衣卫和于归,以及御医主云碓,毅然决然踏入将军府。
将军府气氛压抑,非常凝重。
李澈示意将军府的人不要闹出动静,更不要说他们来了,而他和于归则直奔金国茂的住所。
迈入房门,李澈和于归只看见一名面色不太好的壮年男子,摸着空荡荡的臂膀愣愣发神。
“金国茂!”
颓废男子闻声抬头,赫然看见一名气宇轩昂的男子,带着一名身穿战甲的将军和几名锦衣卫,以及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进入房间。
能让锦衣卫相随左右的,唯有当今靖远皇帝李澈!
金国茂幡然醒悟,麻溜跪地,一脸沉重的说:“罪臣有负皇上期盼,请皇上降罪责罚!”
李澈没有责怪,而是扶起金国茂。
金国茂百思不得其解,傻傻望着。
只听李澈语重心长吐出一句话:“胜败乃兵家常事,况且尼雅赤松还是吐蕃最骁勇善战的人,你输给他情有可原。”
“这断臂之仇,朕会让你亲手得报。”
“皇上……”金国茂泪眼婆娑。
李澈心平气和介绍着:“这位就是肃国公于勤琥的儿子,于归。也是此次,协助你攻占吐蕃的骁勇将军!”
“金将军,久仰。”于归微微一笑。
“于将军,拜托了!”
李澈眼神坚定,振振有词地说:“金国茂,你依然是此战主将,朕与于将军会协助你拿下吐蕃,朕要你亲手将我大晋的龙旗插在吐蕃王庭上!”
“臣…臣遵旨!”
“云碓。”李澈目不转睛沉声道:“竭尽全力救治金将军!”
“臣遵旨!”
“金将军,你将当前萧关的局势与朕讲讲清楚,以便我们了解最新战况。”
金国茂点了点头,说道:“萧关军民一心,全力抵抗,尼雅赤松的二十万大军锐减,如今约莫只剩十万余人,我们的守军也损失了不少。”
“昨日,尼雅赤松再次组织兵力袭击萧关,但被我们再一次击退了,只是这一次几乎耗尽了我们的火药,恐怕抵御不了下一次进攻。”
李澈面色凝重,沉声道:“朕此次前来萧关,与于将军带了大量的火器,明日一早就会补充。”
“在此之前,放出消息。”
“什么消息?”金国茂一脸懵逼。
“通知吐蕃方面,明日午时,朕会在萧关的城楼之上,处斩吐蕃国师师儒,拿他的头颅祭旗!”李澈咬文嚼字,一字一顿的说:“请他们务必前来观瞻!”
金国茂大吃一惊:“吐蕃国师?”
师儒在吐蕃的地位举足轻重,他如果被大晋阵前祭旗,那在吐蕃大军里的影响力不是一点半点,更有可能会影响吐蕃国内朝廷局面。
不得不说,皇帝这一招太毒了。
这时锦衣卫来报:“启禀皇上,端贵嫔娘娘说现时夜色已深,更深露重,请您回房休息。”
李澈心中有数,面朝金国茂嘱咐道:“今夜你好好休息,其他事情明日再说,朕就不打扰你了。”
“臣恭送皇上!”
送走靖远皇帝李澈之后,金国茂糊里糊涂看向于归和云碓,不解追问:“皇上出征携带后妃,不合法制,闻所未闻,这你们都不管管吗?”
于归释然一笑,故作高深的说:“你可知这端贵嫔是何许人也?”
“来头再大,也不能……”
“她乃是吐蕃明珠,尼雅玛露!”
金国茂震惊的瞠目结舌,支支吾吾地说:“端贵嫔娘娘就是吐蕃逃婚他乡,不知所踪的公主?”
“不错。”
“乖乖…吐蕃公主都被皇上拿下了,皇上真乃神人也!”
于归笑道:“这才哪跟哪,你恐怕还不知道,端贵嫔娘娘估摸着再过个把月就会临盆了。”
“……厉害厉害……”金国茂惊讶的语无伦次。
自家皇上办事,次次都诛心啊!
…
【吐蕃军营】
明日午时,于萧关城墙之上处斩吐蕃国师师儒的消息,被趁夜出行的锦衣卫用弩箭发至上空,飘飘扬扬的长纸条倾泻而下,几乎覆盖了整个吐蕃军营。
士兵大多不识字,但军官识字。
他们将这个消息迅速传给尼雅赤松,当尼雅赤松得知此事的时候,气得大发雷霆。
进攻萧关,损失十万大军拿不下。
这对于尼雅赤松来说就是奇耻大辱!
所幸,两军对弈。
尼雅赤松亲手砍下了金国茂的手臂,鼓舞了吐蕃军队士气。但,没想到对方的报复来的这么快。
你要杀吐蕃国师也就算了,还冠冕堂皇邀请他们前去观礼,摆明了就是赤裸裸的侮辱!
尼雅赤松能吞下这口气就怪了。
手底下那群吐蕃将军左顾右盼,挤眉弄眼。
最终有个将军主动上前,说道:“靖远皇帝此举摆明觉得侮辱我吐蕃,以末将之意,明日这观礼我们绝对不能去。”
“对,不能去!”
“去了就是自取其辱,不去的话别人怎么看待我们?”
“怕是要说我们忘恩负义,冷血无情啊!”
“不错,师儒乃是我声名赫赫的吐蕃国师,你们怎么可能坐视他被杀了祭旗?”尼雅赤松冷眼相待,说话阴阳怪气。
“将军,明日如若去了,师儒之死影响军队士气不说,光是…光是端贵嫔一事就足以……”那名将军畏首畏尾,不敢再说下去了。
尼雅赤松双手握拳,怒发冲冠。
“明日午时,我吐蕃如约而至!”
“但明日,势必要给靖远皇帝送去一份大礼!”
众将军不明就里,唯有心腹将军露出阴险狡诈的笑容。
“请将军放心,一切准备就绪。”
其他将军眉来眼去,纷纷不明就里。
尼雅赤松胜券在握,说道:“靖远皇帝阵前杀我吐蕃国师,那本将军也不吝啬,阵前杀杀大晋的人,看看究竟是谁损失更大!”
“将军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