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三五小说网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61章 要不要把吕布也弄过来?

第61章 要不要把吕布也弄过来?

    “华姐,你看我穿这身好不好看?”


    后院,张新穿着新鲜出炉的官服在刘华面前臭美。


    院中众人皆是笑意盈盈的看着他嘚瑟。


    “你已经问了十三次了,有完没完?”刘华嗔道,但眼中却满是笑意。


    二千石大吏啊,整个大汉朝廷也就那么百余人而已。


    若是张新当初随她回乡,凭借她家的关系,或许花个二十年的时间,能做个千石县令。


    但想要为二千石?


    基本上不太可能。


    可没想到的是,如今不过短短半年时间,张新竟然一步登天,一跃成了二千石的大吏!


    这怎么能让她不欣喜呢?


    “主君本就生的英武,如今穿上这朝廷的官服,就更英武了。”王柔掩嘴偷笑。


    张新满意的点点头,凑到刘华身前,轻轻抚摸着她那略微隆起的小腹。


    “孩子,你爹帅不帅?”


    “他还这么小,能听到么?”刘华翻了个白眼。


    张新嘿嘿一笑。


    这时王猛来报,朝中百官皆已到来。


    “快去上朝吧。”刘华推了推张新。


    张新啾了她一口,跟着王猛前往正堂。


    来到时,已经换上了一副冷静的面孔。


    堂中百官已经到齐,见张新来到,尽皆下拜。


    “臣等拜见明公。”


    汉人视郡如国,郡中吏员的俸禄,也都是由郡府直接发放。


    太守对于他们来说便是“国君”,因此称臣,而对于太守来说,这些完全由他个人任命的郡吏,就是他的“百官”。


    “免礼,坐。”


    张新跪坐到主位上,王猛侍立一旁。


    百官起身,各自归位。


    诸曹曹掾都有各自的座位,其他类似曹史和刀笔小吏这种,就没有座位,而是站在各自部门的主官身后。


    张新将渔阳太守的官印放在案上,沉声道:“我受国恩,替天子镇守千里之地,誓以死报。”


    “一郡之地若要繁盛,在于劝农桑,清吏治,平匪患,诸卿以为然否?”


    “然也。”


    张新这话没什么问题,百官纷纷附和。


    “如今大乱虽去,然而郡中尚有不少匪患。”张新喊道:“鲜于银。”


    鲜于银走到堂中,“臣在。”


    “命你为北部督邮,即日起驾巡县,捕盗贼,缉山匪,不得有误!”


    鲜于兄弟心中一跳。


    虽然心中早有预感,张新不会任由他们两兄弟把持郡府人事,但没想到竟然这么直接!


    官印到手还没一个时辰,这就动手了?


    “诺。”鲜于银苦涩的应道。


    若是换了别的太守,鲜于氏或许还能动用当地的影响力周旋一下,可张新在城外还有六千大军,除了应下,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望卿努力勉之,莫失我望。”张新画了个大饼,“若能清平郡中匪患,我不吝大官。”


    郡中最大的功曹已经在我兄长那了,你还能有什么大官?


    鲜于银暗暗翻了个白眼,随后心中一动。


    莫非是......孝廉?


    汉制,郡国岁举孝廉,凡人口满二十万者,年举一人,不满二十万者,两年举一人,不满十万者,每三年举一人。


    渔阳现在的人口有将近五十万,按照惯例,每年可以举两个孝廉。


    思及此处,鲜于银偷偷向张新看去。


    张新点头微笑。


    “臣必不负明公所托!”鲜于银激动道。


    若是被举了孝廉,起步起码是个议郎,等到朝廷有缺,外放出去那至少也是个县长。


    一县之地,万户以上称令,秩千石至六百石,万户以下称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


    这不比在郡中当个百石吏强多了?


    张新示意鲜于银归位,继续喊道:“张方。”


    “臣在。”张方出列。


    “前段时间你献粮有功,进为五官掾。”张新淡淡道。


    “臣谢明公厚恩!”张方下拜道。


    “陈松。”


    “臣在。”


    “你体恤爱民,进为南部督邮。”


    “谢明公。”


    接着张新又做了一番人事调整,将一个鲜于家的子弟提拔为陈松原来的农曹掾,以安鲜于氏之心。


    原来留在郡府中的那些小吏,有空缺职位的,张新给他们升了官,没有的,张新也给他们涨了薪俸。


    一番安排下来,除了心中惴惴不安的鲜于辅,其余众人皆大欢喜。


    “还望诸君共勉,若有功劳,我必不吝大官,退朝!”


    “臣等告退。”


    百官起身行礼,一一退下。


    鲜于辅心中松了口气。


    张新没动他的功曹,看来还是打算用他的。


    “今日明公任用百官,却独留主簿一职,敢问明公心中可是有人选了?”鲜于辅小心翼翼的问道。


    郡朝右吏,以功曹为尊,主选署功劳。


    其下便是主簿,主文书,乃是太守的亲近之人。


    前任主簿便是跟着前太守一起逃了。


    鲜于辅是见张新手下无甚亲近的文士,故有此一问。


    “确实如此。”张新微微一笑。


    “敢问明公心中所选?”


    “田楷。”张新也不瞒他。


    不是张氏之人便好。


    鲜于辅放下心来,行礼告退,回自己的官署去了。


    张新取过一卷竹简放在架上,提笔写了一道征辟令,随后盖上新鲜出炉的渔阳太守官印。


    “来人。”


    待到墨迹干透,张新唤过一个小吏,“将这道征辟送到无终田楷处。”


    “诺。”


    接着张新便坐在位子上,脑中不断思考着现在有什么可以征辟的人才。


    首先一个肯定不能太远,他现在只是东汉朝廷一百零五个太守国相之一,若是离的太远,别人肯定不愿意来。


    这样一来,范围基本就锁定在幽冀并三州了。


    其次一个,对方的出身也不能太好,若是那种豪门大族,肯定不会应他这种有案底的人的征辟。


    征辟令送出去,对方不应,那丢的也是他的面子。


    “幽冀并三州,三国前期,出身平凡的人才......”


    张新食指不断在案上叩击,想了一会,对王猛道:“阿猛,你去将我的护乌桓校尉印拿来。”


    “诺。”


    张新提笔。


    张飞肯定是不能要了,那个莽夫可没有关羽这么好说话,若是让他知道刘备死在自己手上,估计上来就先是一万个透明窟窿。


    “来人,将这道征辟令送往常山真定,寻一个叫赵云的人。”


    “这道征辟令送去河间鄚(mào)县,给一个叫张合的人。”


    “这道征辟令送去陈留己吾,找一个叫典韦的人。”


    “这个送去雁门马邑,找一个叫张辽的。”


    “这个送去并州,找一个叫高顺的,他现在可能在马邑,也可能在九原,也可能在晋阳,我给你一年时间,务必要找到此人......”


    张新拿起护乌桓校尉大印,啪啪啪就是一顿盖。


    随后张新略微沉思,再次落笔,吹墨。


    “这道征辟令,送往毋极甄氏,给甄豫。”


    甄氏好歹和他也有点香火情,如今他发达了,还是得照顾一下的。


    做完这些,张新挠了挠头。


    要不要把吕布也弄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伏天氏 第九特区 女团C位她成了影后 黑科技制霸手册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