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三五小说网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67章 阿母,我要去幽州!

第67章 阿母,我要去幽州!

    “张新欲要征辟我儿?”


    甄氏家中,甄逸一脸惊愕的看着门外的官吏,随即脸上浮现出一抹怒色。


    “张新小儿,欺人太甚!抢了我的钱还不够,现在还想要我的儿子吗?走!你们都给我走!”


    吏员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


    甄逸的胸膛剧烈起伏,突然咳嗽起来。


    “夫君。”


    甄夫人连忙上前,轻轻拍打他的后背,道:“那张新虽然拿了我们家的钱,但他刚刚做了渔阳太守,就来征辟豫儿入仕,想来也是心怀愧疚。”


    “再者说了,吏员千里迢迢从幽州而来,就这么赶走,似非待客之道,不妨将他们请进来,听听张新要说什么。”


    听到甄夫人的话,吏员反应过来,连忙说道:“甄大人,我家府君欲辟贵公子为上计吏。”


    甄逸曾任上蔡令,因此吏员称呼他为大人。


    “上计吏?”甄逸闻言一愣。


    上计吏,又称上计掾,是计曹的主官,和工曹掾,兵曹掾等吏员一样,都是百石吏。


    而计曹,则是负责统计郡中人口、钱粮、教育情况、牛马牲畜等各项数据的部门,说白了就是郡统计局。


    上计吏这个职位,看似平平无奇,但实际上却是无数士子都梦寐以求的一个职位。


    究其原因,便在这个区别于其他计吏的“上”字。


    上计制度起于战国,两汉沿用,每年秋收后,各郡都要将今年的各项数据汇总整理好,由上计吏带着,进京向朝廷汇报。


    在这个过程中,上计吏可以在京城接触到许多王公大臣,若是表现的好了,或被朝廷留用,或被三公征辟,那都是常有的事。


    就比如郭图,他本是颍川郡的上计吏,进京上计之后,便被朝廷留为郎官,也因此结识了袁绍。


    再比如姜维,也曾担任过天水郡的上计吏。


    无数人打破脑袋都想要这个职位,为的就是进京以后,得到朝廷或者公府的留用,一飞冲天。


    一般来说,这个职位不是太守十分看好之人,是不会授予的。


    进京面圣,多大的机会啊!


    张新竟然舍得把这个职位给我儿?


    甄逸犹豫了。


    甄氏的祖上也阔过,远的不说,就说甄逸的父亲,那也是官拜光禄勋,位列九卿之一。


    可到了他这一代,家中除了他曾担任过上蔡令以外,其余子弟再无出仕之人。


    甄逸的身体又不好,之前便是因病才被朝廷免官,回到毋极老家休养。


    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万一哪天他去世了,甄家会慢慢没落下去。


    直到最后,从世家大族彻底沦落为商贾之家。


    甄夫人见他面色犹豫,忙把吏员请了进来。


    甄逸面色不悦,但也没反对。


    吏员宣读完征辟令,又取出一封书信递给甄逸,笑道:“这是我家府君给大人的信,还请大人一观。”


    甄逸打开信,看清上面的内容后,瞳孔一震,“张新竟然如此大方?”


    张新在信中和他说,击灭了丘力居以后,俘获的羊马等牲畜颇多,这些牲畜他不知如何处理,想请甄氏派些擅长经营的人,帮忙打理一下。


    赚到的钱,三七分成,甄氏可取三成。


    另外,张新还说,他打算在渔阳与乌桓和鲜卑等胡人开办互市,想请甄逸推荐一个市掾来。


    甄夫人看到信中内容,惊呼道:“他这不是在给咱们家送钱么?”


    羊就不说了,马可是很值钱的。


    就算是一匹最低级的驮马,至少也有八千钱,差不多一户人家五六年的收入。


    而张新那边缴获的都是战马。


    一匹战马最低也要两万钱,好一些的,甚至能卖数十万钱。


    更别说开办互市后,渔阳的盐,粮等物,胡人的马匹,牛羊,毛皮......


    这些东西若是都要经过甄氏之手,就算是三成,那利润也是极为恐怖。


    而甄氏所要做的,就是派些人去渔阳而已,几乎没有成本。


    “夫君,依我看,就让豫儿出仕吧。”甄夫人劝道:“这么大的生意,一年的进项得有多少啊......”


    “钱钱钱,你就知道钱。”甄逸冷哼一声。


    “你不在乎钱么?”甄夫人翻了个白眼,“那日张新把钱拉走的时候,是谁哭的一晚上睡不着觉的?”


    吏员们闻言偏过头去,表示我们没听到。


    “还不是因为你娘家和张角有关系,那张新才盯上我们家的么?”甄逸恼道:“怎么?你现在还为他说上话了?”


    “他抢了我那么多钱,还不许我生气了?那都是我的钱!我的钱!”


    甄夫人本姓张,中山张氏是从钜鹿张氏分出来的,与张角家同出一脉,昔年与张角三兄弟的关系都还不错。


    “是是是,你的钱。”甄夫人哄道:“当初张新说了借,本以为是有借无还,现在他还钱来了,你要不要吧。”


    “要!”甄逸咬牙道:“为什么不要!去,唤豫儿过来!”


    ......


    雁门,马邑。


    一座不大的小院中,一名大约十六七岁的少年收拾好行囊,放在了门外的马车上。


    “文远,你小小年纪便蒙府君看中,辟为掾吏,此去郡府,定要好好做事,方能不负府君之望。”


    一名年约四十左右的中年妇女,站在院中叮嘱道。


    “阿母放心,辽省得。”


    张辽点点头,随后双目含泪,拜别母亲。


    张母扶起张辽,双手死死抓住,依依不舍。


    这时院外突然传来一道声音。


    “张辽何在?”


    “我在。”


    张辽出门,见一队吏员站在门口,手中还捧着一卷竹简,心中疑惑。


    “我不是刚受了府君征辟么?怎地又有吏员来了?”


    为首的吏员见出来的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面色一愣,“你就是张辽?”


    “我是。”张辽行礼道:“不知大人来辽家中有何事?”


    “明公要征辟的人竟如此年幼?我是不是找错人了?”吏员心中暗道,随后又问:“你本姓可是聂?”


    “是。”张辽点点头。


    “那应该就没错了。”


    吏员心中虽然还是疑惑,但资料都对的上,于是笑道:“我等恭喜张君了,护乌桓校尉闻君大名,欲辟君为从事。”


    说完,便将征辟令宣读了一遍。


    “幽州,击胡?”


    张辽接过征辟令,眼睛一亮。


    “阿母,我要去幽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伏天氏 第九特区 女团C位她成了影后 黑科技制霸手册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