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这个话题,不得不引申出“我是谁”的哲学问题。当然,这个哲学问题并不是今天的主角,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简单的解析,可以让你更好地理解标题所指向的内容。
“我是谁”这个问题,不是一句话可以解释清楚的,也不是解释清楚你就可以理解的。但你可以先试着去理解“我不是谁”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比如:我不是小狗、我不是坏蛋、我不是你以为的那样、我不是......
从“我是谁”的问题,到“我不是谁”的意识转化,可以让你比较容易地去理解一个被忽略的真相——每个人身上,至少有两种不同的存在:“谁”和“我”。
我们之所以在“谁”和“我”之间产生诸多的疑问,根源就在于我们并不理解它们之间有何区别,也不敢肯定它们其中哪一个可以真正意义上的代表你。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不停地在它们之间转换不同的角色,一会是“谁”,一会儿是“我”。
“我是谁”中的“谁”,通常来自于他人对你的定义,“你”对自己的定义,或者来自于你认为的他人对你的定义。
当你能够意识到你“不是谁”的时候,那个“我”,就会更加趋向于真实。
只是,这个“我”,就是那个真正的“你”吗?
答案是否定的!
这个“我”,在通常情况下,是“你”对自己的定义。虽然这与他人对你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共同之处是无需它证的——它们都是思维对你外在形象进行的概念化表述。
比如:我们说“你看,一朵漂亮的蓝玫瑰”。漂亮、蓝、玫瑰,都是我们对这朵花外在形象的描述,通过这种描述,我们会对这朵花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这就是这朵花的全部吗?你能通过这些外在的描述来了解这朵花的内部结构吗?你会因为这些外在的描述就理解了这朵花的本质吗?
显然不能。
同样的,无论他人眼中的“你”还是你眼中的“自己”,它们都只是你本质之外的并不具体的形象,只是作为一个整体上的你的一部分,而且还是份量极少的那部分。
但就是这极少的一部分,却因为某些原因变成了你生活中的重头戏,你试图在外界通过不断地获取、拥有、得到,来充盈、完善这个被定义出来的形象。
这就好比你在不断地修整你的头发,你把生命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如何让发质与发型更完美上,你深信这会让你的自我感会更完整,同时也相信你的人生会因为完美的发型而变得美好。
你自己当然可以选择去相信这个信念,但问题是,漂亮的头发真的可以代表那个真正的你吗?你真的会相信自己只是一堆头发?
这个选择让那个隐藏在你肉体之中、内心深处的“你”被遗忘了!这是一种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行为。
什么是“有我”,什么是“无我”?
“有我”是人生,“无我”是意识。“有我”,代表你那个外在形象。
在一定程度上去充盈、完善这个外在形象,并非是个错误,比如让这个形象变得更加有素质、有修养、有知识、有良知,或者追求能力所及的物质富足等等。这些其实就是我们人生的内容,对这些内容的追求,可以丰富我们的生命体验,满足我们适度的欲望,这对于一个有思想的完整的人来说,是完全正常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往往会把很多正常的需求演变成一种欲望,而且还是不满足那种。最终,把对外在形象的充实,变成无尽的索取,那就是———想要更多!
由此可知,这个“我”总是喜欢用向外延伸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但外部世界又是一直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所以,单纯用这种方法,你得到的永远都是一种不确定性。
在这种不确定性中,你又怎会拥有真正的自我感呢?
有什么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呢?
唯有死亡!
可笑的是,我们总会因为这个确定的答案而让自己陷入恐惧之中,就好像恐惧可以阻止它到来一样。然后,这种对死亡的恐惧会转化成对欲望的无休止追逐,并使自己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得到或拥有更多,就可以降低这种恐惧感,似乎也可以延缓死亡的到来。
不是这样吗?
你了解癌细胞是如何毁掉一个躯体的吗?就是靠不断地分裂、侵蚀和占有。适度的为“有我”充盈外在形象,是人生的正常需求,但如果把这个过程变成对欲望无止的索取,那么这与癌细胞的破坏手段有什么区别呢?你甚至会因此体验到比癌症更难以忍受的痛苦。
事实上,要想生命得以延长,抛开意外,唯一的办法就是:健康的机体、健康的心理。而这,也正是追逐那些正常需求的基础!
“无我”,是意识!是什么意思?就是以一种既没有“谁”,也没有“我”的状态生活。
解释起来就是:不以他人给你定义的形象生活,也不以自己给自己定义的形象生活,也可以理解为,不要以完善这两种并不具体的形象为目的的生活。
这里有一个比较令人困惑的问题:既然这也不是我,那也不是我,甚至于我也不是我,那我去哪了呢?你哪里也没去,你一直都在那里,也一直没在那里。
从一个你未曾接触过的领域来说,其实我们眼中的一切都是虚无,然而,无中生有,“有”,是因为“无”而存在,没有“无”,就没有“有”,‘无’的空间远不是‘有’可以比拟的。你能看到的,永远只是“无”中的极小部分,而“我”的外在形象却恰恰喜欢在这一小部分中寻求存在感。
你也可以把“有”理解成物质和欲望,把“无”理解成意识。理解和认识世界的是思维,感知万物与生命的是意识;世界是不断变化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唯有意识却是永恒的!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你一直都在那里,也一直没在那里的原因。
言及此处,你是否理解,能意识到以上问题的那个“意识”就是真正的“你”!这个“意识”与所有有意识的物体的“意识”,是一脉相承的。这也是道德经里‘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智慧所在。
这个意识,被你的肉体所承载,并在成长过程中,继承或遗传了思维的某些特征,然后由思维制造出一个或更多的并不具体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切思维制造的形象,包括肉体和“意识”,共同组成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你。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其中由思维创造出来的那些并不具体的形象,反而会让我们投入绝大部份的精力来维护它。在这个向度里,意识逐渐休眠,如此一来,你又如何能找到自己呢?
或许你会问,既然“有我”是人生,“有”可以理解为物质,那么仅凭“无我”的意识,我又如何在这个物质世界生活呢?
假如这真是你问的话,我会相当欣慰,因为这意味着觉醒的开始。
真理,永远不会制造分裂!
一个完整的人,也永远不会仅靠唯心或者唯物其中的一个,就可以自在地度过生命历程。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绝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就是“中庸”的智慧!
再让我们回到那朵蓝色的玫瑰花身边。它会因为你的赞美与欣赏而变得更美丽吗?它会因为你的谩骂和厌恶而变得丑陋吗?它会因为羡慕旁边红色的花而烦恼吗?它会因为明天可能会下大雨而恐惧吗?
宗教总喜欢用花来传递信息,比如“拈花一笑”。为什么笑?因为花的状态就是生命最真实的样子——自然而然。
看看你自己,有多久没有真正静下心来感受生命了?你的大脑中是不是装满了对物质的渴望?
以“无我”的状态,面对“有我”的人生,相当美妙——有朝一日,如果你能自己体会到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