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不是苍白无力的鸡汤,也不是夸夸其谈的说教,而是真真切切地修行之道。
关于修行,有很多前人的教诲,也有很多灵性的教材,更有历数不尽的名句箴言。
这些内容的确是修行的法门,提升境界的宝典,但是对于相当多的人来说,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有所领悟和突破。
比如:凡所有相皆为虚妄、破执、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无人、我、法相等等……
或许因为个人聪慧机缘,或许在达到一定修为时,这些名句箴言的智慧能够带给你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悟。
但在最初阶段,常人是很难体悟到它们背后的含义的。
那么有没有一种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来让我们开始修行呢?
方法一定是有的!
学会善良,是最简单的修行方法
学会善良并非是说我们不懂善良。
而是我们做不到以善为本。
即做不到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
知,在这里不仅是知道的意思,它更多的是指“良知”。知行合一就是说,行为与良知是完美契合的,生活中的各种行为都是发乎情 止乎礼义的。
人之初,性本善。
善就是良知,就是做人的根本。它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是我们的自性。
善良,是利它的,从形态上来讲,因为它是付出而不求回报的,所以它属于“无”的范畴。
然而,人性却追求“有”,因此更向往“有之以为利”,故而忽略了“无之以为用”的真谛。
知行合一是不需要讲道理的,它是“一元”的世界,是万物归一的表现。
一旦讲道理,就有好坏对错之分,就是人为制造冲突制造,制造一个“二元”世界。
故,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就像孩子孝顺父母一样,它一定不是来自讲道理,而是来自本性。
至于那些少数不孝之人,也并非不是他没有良知,而是良知沦陷在人性之恶中罢了。
这就是为什么说要“学会善良”的原因。
学会善良是指:学会让自己的善良主导自己的言行。而不是单纯地向谁学习。
善,使人不争
二元世界是以对立的形式存在的。
因为对立,就有得失利弊,而人类的欲望总是相信“有之以为利”,所以就会争。
争,又有争得争不得。
争得了怕失去,争不得心里很烦躁。由此可见,一旦去争了,负面情绪就会尾随而至……
因此,老子教诲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为什么说善良可以让我们不争呢?
因为前面已经说过:知行合一是不需要讲道理的。
这里所说的“不讲道理”,不同于违背法律原则、传统道德的行为。而是不加利弊权衡的直觉,是发自良知的自性本然。
就像手碰触到烧红的铁块一样果断,就像抱起婴儿不由的微笑一样自然。
就像那些徒手去接坠楼的儿童、勇救落水者的人,如果他们先去分析利弊得失的话,一定不会爆发出如此强烈的力量。
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伪善
需要回报的善良就是伪善。
生活中最常见的行为莫过于:我这样对他,他竟然这样对我……
养儿是为了防老、孝顺是为了心安、帮助别人是为了回报、烧香拜佛是为了求福 、创业是为了挥霍、治世是为了虚名都是伪善的行径。
伪善的背后是为了私欲,一旦事与愿违,就会变本加厉,故而比不行善更为可怕。
伪善者最喜欢用的一句话是:我是为了你好……
真正为了别人好的话,就应该像老子所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过好自己的日子,邻里和睦相处,尽量不要去干涉别人的生活。
善
善行,做起来很难吗?良知,主导生活很难吗?
不过一念之间而已!
这一念若是转过来,善恶不过弹指间;若是转不过来,却似咫尺天涯……
善良,仅仅只是帮助别人不求回报吗?
要是局限于此,那么善良也就肤浅了。
不与他人争执是善良、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善良、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是善良、能够不把他人分门别类是善良、做到知足是善良、做到不争是善良……
不给这个世界制造麻烦就是最大的善良。
怎样才能不给这个世界制造麻烦?
先不要给自己制造麻烦!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控制欲望就是“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就是“不争”,不争便会无事,无事便可取天下。
“无事便可取天下”是什么意思?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取天下,就是你的人生你说了算。
修行千遍不如日行一善。
修行最终会让你知行合一,浑身散发出善良的气息;让自己学会善良,会加快修行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