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夏苗。
帝王以武示天下。
汉天子刘协,今天却遭到了极大的羞辱。
他挽弓射鹿不中,司空曹操,向他讨要天子宝雕弓、金鈚箭,射中一鹿,左右皆高呼:司空射中了。
但曹军大将曹洪,将金鈚箭夺来,高呼:天子射中了。
在场大汉文臣,听罢均是脸色大变。
这分明是大逆不道。
但是又没有证据。
因为金鈚箭乃帝王专用。
周围都是曹操将士,只要谁敢上前说一句不对的话,那就是公然与曹操为敌。
“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皆下跪恭贺。
曹操环顾一周后,将宝雕弓拿起,道:“臣无万岁弓箭,岂有神射之技呀。”
刘协内心愤慨,伸手欲要回宝雕弓,岂料曹操当着所有大臣面,将宝雕弓带走。
刘协回到宫中,大发雷霆,皇后伏氏问询,赶来时刘协已经痛哭不已。
伏皇后见状,大为心痛,堂堂天子竟独自哭泣,对于一向隐忍的他,是受了多大耻辱。
想到这里,也不禁黯然神伤。
“陛下不是前往狩猎,为何如此悲伤?”
刘协缓缓转身后,一双猩红的眼睛,透着狠厉。
“朕自即位以来,奸雄并起,先受董卓之殃,后遭李傕、郭汜之乱。受常人未尝之苦。”
“后得曹操,以为社稷之臣。不曾想其专国弄权,擅作威福。朕每见之,背若芒刺。今日在围场上,当众讨要天子弓箭,拒不归还,早晚必有异谋,吾夫妇不知死所也!”
伏皇后听罢,满脸震惊,道:“曹操如此无礼,满朝大臣,竟没有一人敢斥责?”
刘协无奈道:“猎场四周,皆是曹操心腹,甲刀在身,谁敢多言一句?”
伏皇后仰天长叹,道:“奸臣当道,满朝汉臣皆屈于淫威。”
话刚落,有一人从外而入,道:“陛下,我举荐一人,定可除此恶贼。”
刘协抬头一瞧,见来人是皇后之父伏完,擦干泪水,道:“国丈也见曹贼之蛮横?”
伏完忿忿不平,道:“今日猎场之事,谁人不见?”
刘协道:“国丈速速道来。”
伏完将手轻轻一压,喝退左右,小声道:“陛下,如今皇宫上下,皆为曹操心腹,满朝之中,皆出于其门下,非宗亲不可为也。老臣无权无名,难行此事,可托董承将军行事。”
刘协听罢,眼神顿时恢复神采,道:“董将军与朕共赴国难,其心可见,可共商大事。”
伏完道:“臣有一计,陛下可制衣一领,取玉带一条,密赐董承,于带衬内缝一密诏以赐之,令其奉诏讨贼。”
伏完走后,刘协取来绢布,咬破指尖,以血写之,暗令伏皇后缝于玉带之内,却自穿锦袍,自系此带,令内史宣董承入。
不久后,董承面见。
“今日猎场之事,国舅可知?”
董承脸色愠怒,道:“曹贼恶行,天地皆知。”
刘协道:“我高祖自斩白蛇起义,纵横天下,开创大汉四百年之基业。可惜子孙懦弱,宗庙破败,今日受曹操之耻,刘协愧对列祖列宗。”
董承知道皇帝之心,道:“今日曹操之举,实乃观察众臣之心,若有违反者,必定遭其杀害。与宦官奸臣赵高,指鹿为马,如出一辙。”
刘协忿忿道:“曹操专权,如今又加害大臣,已是无法无天。”
董承却笑道:“陛下,曹贼借此试探大臣之心,岂不知臣也看得出谁忠心于陛下也。”
刘协听罢,道:“是谁,国舅快快说来。”
董承道:“今日狩猎,曹操向天子讨要宝雕弓,此举大逆不道,众臣皆敢怒不敢言,纷纷低头,只有刘玄德一人,敢直面曹贼。”
“哦,是皇叔。”刘协记起来了,当初曹操举荐刘备,虽是宗亲,但尚不明其心,故而有意疏远。
“国舅,此言当真?”
事关重大,若走漏风声,难免曹操不下毒手,刘协不得不小心从事。
董承道:“绝不会错。而且刘备有一枣面长须手下,当时正手握刀柄,神色愤慨,欲要杀死曹贼。”
刘协听罢,面露喜色,道:“有如此忠臣,汉室可兴矣。朕想卿西都救驾之功,未尝少忘,无可为赐,今以此锦袍玉带赐之,爱卿当细观,勿辜负朕之意。”
董承得天子厚赐,叩谢皇恩,但细想之下,觉得今天皇帝的话有些奇怪,一时也不明其意,只好将赏赐锦衣玉带穿好,谢恩离开。
刚到宫门,见曹操迎面而来,避无可避,只好强装笑容,拱手道:“司空,有礼了。”
曹操打量他一眼,问道:“国舅何来?”
在猎场时,曹操故意当众让天子难堪,就是在试探众臣反应。
如今袁绍欲起兵南下,朝中不免有人暗通曲款,为保险起见,只能提前防范。
果不其然,今日天子猎场归来后,宫内眼线来报,伏完、董承先后入宫,曹操顿时生疑,便赶来一探究竟。
董承一脸漠然,拱手道:“天子传唤,岂敢不来。”
“所为何事?”
“赐臣锦衣玉带。”
“为何赏赐?”
“因念昔日长安救驾抗贼之功。”
董承说此话时,故意加强语气,似乎有所指。
曹操冷笑一声,道:“解来我看。”
董承大袖一挥,愤愤说道:“此锦袍玉带乃皇帝所赐,司空此举,怕是不合规矩吧。”
曹操以为锦衣内定有秘密,董承虽不肯解,但神情愤然,显然是认为此举有冒犯之意,故而不肯解衣。
“既是天子所赐,皇恩浩荡,操也想瞻仰一番。”
话音刚落,曹操示意左右,强行将锦袍玉带解下。
董承不知其中暗藏乾坤,虽有怒色,但也不敢反抗。
曹操把锦衣细细查看后,又取来玉带,轻轻抚摸,并无异常,只好赞许道:“果真是条好玉带。”
董承冷声道:“天子之物,岂是凡品。”
曹操找不出破绽,又试探道:“国舅将此锦袍玉带转赐予吾,可否?”
董承闻后,摇头道:“天子恩赐,不敢转赐。若司空喜欢,待我回去命人特制衣带,再献司空。”
曹操见他由始至终,都带着愤怒,并无一丝胆怯,道:“公受君赐,吾何相夺,玩笑矣。”
说罢将锦衣玉带归还,与董承一并出了宫门。
董承回到府中之后,细想今日之事,大觉不对。
天子既有除贼之意,为何之后又闭口不提,而是赐自己锦衣玉带,并嘱咐细看。
想到这里,董承似有所悟,连忙将锦衣反复细看,可并未发现不同之处。
他又将玉带拿来,反复摸索细看,手指似乎摸到些许痕迹,拿来小刀,将玉带挑破,只见里面内藏乾坤。
董承大喜,心想天子怕消息泄露,这才将诏令藏于玉带之中,以便自己行事,急忙打开,见白色绢布上的血迹,身躯一震,猛然大哭。
天子以血写手书,足见他承受的莫大耻辱。
董承双手高捧,跪拜道:“陛下,臣定誓死铲除曹贼,兴复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