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沁虽然没听清他俩说了些什么,但从董宏越瞅向自己时那暧昧的眼神中就可得知,他们谈论的话题肯定与自己有关。
柳默一怔,没想到董宏越说走就走,骤然伸手朝前方探去,然而却迟了一步,入手处空空如也。
董宏越的笑声从远处的空中传来:“兄弟,你自个儿多保重罢。”他临走还不忘露一手,好叫这些人永远不敢小瞧自己。
柳默想起一事,忙运功喊道:“董兄,将来我怎么找你啊?”
董宏越铁了心要走,当柳默的声音传来时,他已身在高空,虽然听见了问话,却不愿作出回应,索性加速远去。
慕容沁惋惜道:“若是这人肯帮我们对付忘忧教,局面就大不一样了。”
她身边的魏童一愣,董宏越可以说是他一手撵走的,己方吃了亏、丢了人不说,董宏越到底是人是妖最终也没有定论。即便是妖怪又能怎样呢?多了这等强援,己方说不定会有更多的人保住性命。
“这回是老道错啦……”此刻魏童执念已去,强烈的自责点点滴滴汇集而来,带着几许颓然,一边摇头叹息,一边往住处去了。
慕容沁明白他需要一个人静静,也没有出言相劝。
柳默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心口突然间像堵上了一块大石,连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他与董宏越相处的时间不长,却如交往多年的知心好友般,那种可以直言不讳的轻松感觉,不是一般朋友能带来的。虽然柳默一直以来都称呼董宏越为“董兄”,但心中总觉得他跟别人不一样。
“你这位大哥真是个怪人。”
柳默冲来到自己身边的慕容沁笑笑,并没有反驳,随后又望向远方。
宁立半晌,慕容沁问道:“刚刚你俩在说我什么?”
柳默回过头,目光落在了佳人身上,答道:“董兄说,沁儿是位好姑娘,值得我珍惜。”
“那你是怎么认为的?”慕容沁语声温柔,直视柳默,与他的目光交织在一起,寸步不让。
“他说的没错,但有一点不太恰当。”
“哪里不恰当?”慕容沁明眸若水,一眨不眨地盯着眼前的男子。
柳默与她对视了好半天,才道:“我觉得沁儿姑娘并非值得珍惜那么简单,而是应该好好珍惜。”
慕容沁的视线变得有些模糊,却依旧浅笑道:“这可是你的真心话儿么?不是为了逗我开心,故意这么说的吧。你心中的张薇姑娘怎么办,你放得下她么?”
“暂时还放不下。”柳默盯着她,认真说道:“但董兄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珍惜眼前人。所以我说的,都是真心话。”
慕容沁不理在场的数千对目光,将额头贴在柳默胸口,欣然道:“有你这句话就够了,沁儿也知足了。”虽然她语带欢悦,可柳默分明瞧见了她藏在眼眸中的莹润。
……
次日清晨,柳默刚刚从房内走出,就见两人从长廊尽头迎了上来,定睛一看,来者竟然是多日不见的韩闯和廖奉。
柳默走上前去,笑道:“二位是何时到的?先前怎么没见到你们呢?”他对这两位义士都有好感,来到北湘国后,最先认识的就是他们二人了。
廖奉拱手道:“我们刚到不久,因为时辰尚早,不敢贸然拜见仙师。”
“当日您不告而别,是否怪韩某人照顾不周呢。”韩闯说着,同廖奉一起深深施礼。
柳默托住二人,说道:“柳默乃后辈小子,前辈万万不必如此。”
廖奉道:“仙师手段高明,又对在下有救命之恩,我对您实是敬仰的很。”
韩闯道:“廖兄说的不错,像您这样的人物,我等凡人若是不尊礼数,岂不让天下英雄笑话么。”
柳默苦笑道:“在下也不过是凡人而已,只是走的路子与两位前辈不同罢,哪里当得起仙师之尊。两位如果不把小子当成外人,称呼一声柳默即可。”
韩廖二人一听这话,对柳默的敬佩更增数分。要知其他的修行者,素来与凡人不搭腔调,像魏童那样肯寄居在普通人府中的怪人少之又少。即便如此,他给韩闯等人的感觉也是高高在上的,哪像柳默这般平易近人。
韩闯道:“仙师无须自谦,您的作为我和廖兄已有耳闻……”
柳默一听就头大,暗忖若要让他说下去,自己浑身非起起皮疙瘩不可,双方还不知要谦让到什么时候。忽然想起李娴,赶忙岔开话题,相询她的状况。
韩闯笑道:“仙师请放心,我与腾兄是故交,即便他不是慕容小姐的管家,我也不能冷落了他。再说李娴姑娘是您的弟子,韩某哪敢不竭诚以待?”
廖奉补充道:“就差没像姑奶奶一样供着了。”此话一出,三人同时笑了起来,气氛顿时少了些拘束,多了些融洽。
聊了一会儿,慕容沁差人来唤柳默,说是有重要的人要引介给他认识。柳默向韩廖二人告了声罪,跟着那人走了。
因为慕容沁身份特殊,与她随行的一干人等都被安置在了内城的游击将军府。而柳默现在要去的东宣阁则位于武侯关东瓮城外,对应的西瓮城外还有一座西宣阁。两座楼阁内分别供奉一尊道教武神,因此也称东宣殿和西宣殿。
当柳默步入东宣阁时,慕容沁正在门内相候,见他到来,便牵着他的手走到殿内三人面前。
那是三个道士打扮的老者,此时仍旧盘腿坐在蒲团上。中间的那名道士已须发俱白,可却精神矍铄,红光满面,见慕容沁和柳默走来,目光先是落在了两人牵在一起的手上,旋即又看向柳默,淡淡地道:“这便是你提过的少年异士么?”
慕容沁放开柳默的手,恭敬答道:“启禀恩师,他就是柳默。”
柳默看着眼前这位湘国修真界巨擘,心想:“原来他就是天师派的掌门,难怪沁儿对他这么恭敬。”
那老道士摆了下手中的拂尘,道:“坐吧。”
等两人盘膝坐好后,慕容沁开始为柳默介绍:“这位是家师林真人,这两位是我师叔,温真人和孔真人。”
柳默不敢怠慢,跟着唱喏行礼。
林真人道:“沁儿将你的事跟我说了,年轻人懂得执著是好事,知道变通更是不易,你做的很好。”
柳默听他话中大有深意,明白这位前辈是在通过寻镜一事来点评自己的品性,很多时候坚持不懈确实可以换做另一种方式来进行。
“前辈过奖了,若非沁儿小姐点醒了我,晚辈此刻恐怕仍在执著于前事。”柳默有些不好意思。
“看来你仍未被尘世迷惑本心,很好,很好。”林真人微微颔首。
柳默心中泛起一种奇异的感觉,又想不通这感觉的来由。老道士此话看似偏离主题,可仔细品来却是意有所指,他前后一连说了三遍“很好”,似乎对自己的经历极为了解,但自己的事连慕容沁都所知有限,林真人是凭什么下的结论?
林真人见他不语,便道:“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是故恒无,观道之本;恒有者,观其微也。”(注)他所指的是一种审查事物的视角,也可以是一种心态。圣林和柳谦早在这方面对柳默下过功夫,因此他理解起来到不困难。
稍作思考,柳默道:“多谢前辈指点,晚辈定然不会舍本逐末,只在事物的表面下功夫。”
“舍本逐末只乃其一。”林真人淡然一笑,话中藏话。
柳默一呆,又重新思量了一番,当他将“观其徼,观其微”联系在一起时,蓦地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这些年来一直没能理解父亲和师父的本意。
恒有乃指事物的表象,也是道的表象。恒无乃指事物的本质,也是道的本质,很难被人所理解,很难看透。表象比较直观,方便被本心所接受,更容易取得人的信服,然而这些却未必是事物的本质。本质往往隐藏在表象之后,就像大道一样,本质无形,表象却无处不在。
恒无是从本质出发,恒有是从表象出发,两者本身就是指的同一事物,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舍弃谁都是不完整的。
想到这里,柳默拍了下脑门,说道:“晚辈明白了,表象与本质同样重要。”
林真人没有理他,目光落在了慕容沁身上:“不要忘记了自己的使命。”说完一抖拂尘,恢复了静坐之姿,闭目入静。
注:原句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出自《道德经》。作者认为此句多意,文中已作解释。至于到底该如何断句如何理解,相信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想法,作者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争大可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