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楞伽经》中,大慧菩萨摩诃萨问佛:云何为想灭?云何从定觉?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怎么才能把杂念消除让自己平静呢?怎么才能从静中生定,然后从定中扬升觉知呢?
很显然,这两个问题就是所有修者在最初修行迫切希望知道的答案。
因为这就是修行的最终目的。
从所有诸如佛经、道经之类的灵性书籍中获取修行经验,有着一个无解的逻辑:或许你读完了所有经书,却依然不知其所;有可能只是看了一句偈语,便会从此开悟。
而本文的这句偈语,就蕴含着此种能量。
为想灭,从定觉
这句偈语既是答案,又是方法。
1、为什么说它是答案?
想灭,即是杂念不存!
而杂念不存,即是无所执;而无所执,便能心静;而心静,则能意定;意定,便能彰显自性;自性彰显,便可快意人生。
从定觉,即是从定中生出敏锐却如如不动的觉知!
心不静则意不定,意不定则生慌,慌则乱,乱则失。
因此,想灭,觉生,便是修行的最终目的,也是修行唯一的方向,所以说这就是答案。
至于这个目的达成之后会有怎样的体验,只能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了。
2、为什么说它是方法?
这里的方法不是某种特定的手段,而是说,只要能够摒除杂念,无论你采用了何种方式,都能称之为方法。
例如,有告诉你,修行一定要打坐,如果对你而言无法接受或者毫无收获,那么这种方式对你来说就称不上“方法”;如果你因为跌了一跤,看到一块石头静静地躺在路边就有所感悟,那么能带来这种感觉的方式就是你的“方法”。
生活中这样的方式太多了,能不能发现却是因人而异。
而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就是“觉知”的警觉程度。
但是心不静就不能意定,意不定就难以升觉,觉知迟钝又会无法促进修行。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却不是一个无解的模式。
要想解开这个模式,完全靠他人,不管用;完全靠菩萨,不管用;完全靠经书,更不管用。
你只能靠自己。
怎么靠?
任何可以让你暂时放下杂念的方法都要勤加体验。当你突然觉得神清气爽的时候,提醒自己观察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这里的神清气爽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无缘由的!
如果是因为一些外部变化导致,比如发了一笔横财、嗑了药之类原因,那么这种感受是不属于修行范畴之内的,它们只会让你在迷失自我的路上越陷越深。
当你开始向往那种无缘由的神清气爽的感觉时,你自然会把握那个时刻的到来,这个把握就觉知。
怎样把握呢?
你要注意让你神清气爽的缘由,注意,就是观察,观察就是觉知,觉知就是无思考的观察。
这个过程会从偶尔一撇变为有意把握,从有意把握变为主动注意,从主动注意变为时刻觉知。
你会观察到什么具体的事物让你神清气爽吗?
不会的。
因为无缘由的神清气爽才是最终的归宿,一旦有缘由,它就变味了。
可是终归要有一个缘由吧?不然的话,怎么突然就能有这种奇妙的感觉呢?
什么是缘由?
缘由是思考的结果!
就像没有过去怎么会有现在、没有现在怎么会有未来之类的问题,都是一种受时间限制的思维模式。
凡事如果没有缘由,只能在无思考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有缘由便是有事。
而老子曾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心中有事,便不能神清气爽。
以此类推,你观察的结果只能是发现,神清气爽的原因是因为在那一刻你停止了思考!
你在注意什么?你应该观察什么?
注意你是不是走神了,观察自己是不是又陷在思考之中了。
从哪里走神?
从当下!
当下很重要吗?
是的。
为什么?
因为它是你的生命唯一可以显现的地方,是你的自性本来唯一生存的沃土。
虽然思考会让我们在过去和未来流连忘返,但是这个举动只能在当下发生,离开了当下,你又会在何处流连于过去和未来呢?
因此,即便你仍然坚信过去和未来很重要,但是离开了当下它们什么都不是。
当下如此重要,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全身心的活在其中?
因为思考。
思考把你本该放在当下的注意力吸引到过去和未来之中了。
而你,却不曾察觉!
你能察觉到的只有因此带来痛苦和烦恼。
为什么注意力放在过去和未来会让你痛苦和烦恼?
因为你想知道一个缘由:为什么我不快乐!
这个缘由没有答案,因为答案就在当下。
而你,却一直在过去和未来寻找。
观察到这一点,那个环环相扣的逻辑就会打开突破口,“何为想灭,何为定觉”的禅宗问题就有了你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