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同尘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知“道”者不谈道,谈道者不知“道”。
真正得道的人,都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减少外界的诱惑,降低自己的欲望;敛去自身的锋芒,化解物我之间的二元对立;自己按照大道的规律行事,又允许世间一切的存在;这才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所以,顺从大道,并不是只图悟道而远离世俗;也不是因为顺从大道,世间烦恼就会消失;更不是说,知“道”,就会变得高贵,不知“道”就是卑下。
理解这里面的道理,才是真正的智慧。
按照“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说法,我所发表的关于修行的文章,其实表明并没有真正理解“道”的含义。这是毋容置疑的,并且欣然接受。
然而,要想阐述一种思想,离开了语言终究是不行的。语言是一种工具,是一座桥梁,只有通过它,我们才能找到最终的真理。
《庄子. 外物》对此有过精彩的解释: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大意是:结网是为了捕鱼,捕到鱼,网就要放在一边;夹子是为了捉兔,抓到兔,夹就要放在一边;语言是为了引出智慧,领悟了智慧,怎么说的就不那么重要了。
这与《金刚经》所述:“听我说法如筏喻者”一个意思。
以船过河,过河应弃!
又如《楞严经》所言: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惟亡失月轮,亦亡其指。
这其实就是常人最易犯的毛病,只关注他人说了什么,比如用词如何不当,排句如何不妥,不能透过语言思考其背后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极易被事物表象所迷惑,从而看不到事物内在本质的原因。
语言本身不是真理,却又不得不使用语言描述真理,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和其光
从原文中解读,“和其光”对应的就是“塞其兑、挫其锐”。
1、“兑”者,孔窍也。
它是我们认识、了解、感受这个世界的途径,诸如眼鼻口舌耳脑等,都属于“兑”的范畴。
“塞其兑”并不是说不看不闻、不说不尝、不听不思。而是要辨证的、有选择的、不被绑架的去利用这些渠道。
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闭其门”。
“门”的意思,其实与“兑”是相通的。
如果能以辩证的、有选择的、不被绑架的状态面对这个世界,会带来什么效果呢?
不被外界所诱惑!
不被外界所诱惑,就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这就是“闭其门”的意思。
2、“锐”者,争也!
人生的所有烦恼,其实都来自一个“争”字。争强好胜、争先恐后、争名夺利、明争暗斗、你争我夺……
挫其锐,并不是说不能有脾气,有闯劲,而是要有的放矢。
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解其纷”。
锐意进取,并无不妥,然而,要想争而无害,就需挫去锋芒,以此避免毫无意义的纷争。
这些纷争都是一种对抗、对立的关系,皆源于一个“争”字。而这种对立的状态除了给你的生活带来阻力,并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就像善良,毫无锋芒的善良就变成了软弱;锋芒毕露的善良又成了苛刻。
由此不难看出,塞兑、挫锐,就是修行的内容,是去伪存真、取精华弃糟粕的过程。
同其尘
同其尘,对应的就是“闭其门、解其纷”。
结合上文,“门”可以理解为“欲望之门”;“纷”可以理解为“二元对立”。
如果说“塞其兑,挫其锐”是修行,是为了顺应“道”之光华,那么“门与纷”就是生活的常态。因其常见,故而通过修行以期改变。
又因它们是常态,平常到了人性的范畴,所以,完全将其消除是一个极难完成的任务。
对此,即使老子本人也有“我独昏昏、我独闷闷”之感慨。
可见,修行如果以看破红尘,远离世俗喧嚣为导向,以独拥“道”之光华为目的,是不可取的,也是难以实现的。
和光不同尘,本身就变成了一个制造二元对立的过程。
因此,和其光固然重要,同其尘亦复如是!
没有“无”,何来“有”呢?
这也是关于修行,历来有“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野”的说法的根本原因。
纵观《道德经》全文,虽然老子指出了我们失道的根源,也提出去彼取此的观点,消除二元对立依然是主要的理论体系。
即使“去彼取此”,针对的也是自我修行,而不是对事物的概念区分。
所以,老子说“常无欲”而不是“无欲”,倡导“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而不是“无私无欲”。
修行的最高境界——和光同尘
以上解释,从常人的思维来看,好像营造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模糊概念。
这也不行,那也不可;既要如此,又要那般;欲擒故纵,欲拒还迎。
这该如何是好?
要想打开这个心结,就不能不看老子的下一句话:“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一味的追求“和其光”而不“同其尘”,就像只要生不要死、只要快乐不要痛苦、只要得不要失、只要多不要少一样,成了一个“有为之举”。
这是在修行过程中最易出现的问题!
很多修者在独处的时候,都会进入一个忘我的境界,似乎想通了一切,看透了一切,放下了一切……然而,一旦回到现实,又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根本原因就在于只想“和光”,没有“同尘”的缘故。
通俗地说就是:纸上谈兵!
由此就不难理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到底说了个什么意思。
在生活中,善待你的朋友,感谢你的敌人,就是和光同尘;在事业上,追逐你的梦想,拥抱人生挫折,就是和光同尘;在情绪上,享受你的快乐,接受你的痛苦,就是和光同尘;在生命的旅程中,感受活着的幸福,笑对死亡的无奈,亦是和光同尘……
无为而无不为,无私而成其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