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道德经》第五章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论语》有“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尚书》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礼记.中庸》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
所谓“中”,是指无所偏颇的中和之态,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无极”。
它与我们通常理解的老好人、和稀泥、中间派是不在一个层面上的,甚至于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
“中庸之道”,体现的是自然之道的状态,是老子说的“一”、“抱一守中”,是佛教所说的“不二法门”。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治人治己,治事治世,若不效法天道的“中和状态”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是,我们的处世之道总是有违中和而去追求极,对人对己都求尽情极欲,不仅会让自身有失中和从而导致阴阳失调生病,同样也使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加剧。
世界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人要想畅游天地之间也就必须做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平衡统一。然而我们现在的处世态度却是追求物质生活的极大富足,因此导致了精神世界的极大空虚却不知其所以然。
“中庸之道”并非是指一种方法,更多的是指一种内在的状态,以这种内在的状态应对多变的生活内容,则无往而不能。
这种内在的状态就是指,使心神安守于“中和之态”。也就是让我们的心理处于一个既无所神游思虑,又不昏沉麻木清醒却无欲的状态。
大智慧通常用“道”来代替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悟道”需要沿着“大道”一直走下去,没有人会在这个方面可以一劳永逸的。
我们人本身就是一个极化体,每天在要还是不要、做还是不做、想还是不想、向左还是向右之间徘徊抉择。
所以,要想达到“中和之态”,就要从不中和状态去趋向“中和”,但我们又不能强求绝对等同于“中和”。因为这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程度,若是如此,人生也就失去生命之活力,变得毫无意义。
“守中”,就是让我们善于“趋于中”,将“中”作为标准去效法、去趋近,但又不强求;一种不即不离,若即若离,似有若无,似是而非的“无极”之态,老子称这种状态为“恍惚”、“混沌”。
古代诸多圣贤先哲们,都是从“守中”中去体悟人生哲理的。能真正体悟到宇宙本原的,那就是达到了真正的“中”,从而形成了天人合一,一种时间与空间完全融而为一的状态。
对于我们而言,自然不必向往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是学会“守中”却能实实在在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试一试,其实一点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