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三五小说网 > 每个不曾抑郁的人生都是不完整的 > 第23章 从一念到无念,终至万念生而不驻,过而不恋

第23章 从一念到无念,终至万念生而不驻,过而不恋

    一念生、万念起;一念起、万念灭……


    这句禅语有两层含义:前半句是烦恼的根源,后半句是修行的入门。


    所谓的“一念起、万念生”是说:当你生出一个念头时,且这个念头不是属于当下时刻的(比如手头上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是当下时刻之外的,那么,在这个念头生起的同时,无数与之相关的念头会纷至沓来。比如:本来你正坐在海边吹着海风,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突然之间,脑海中蹦出昨天与同事之间发生的争执,这个回忆就属于一念。若这一念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在脑中流连萦绕,那些与之相关的各种思维分析很快就会占据你的情绪源头。于是,海边的美景开始变得索然无味,烦躁在心头升起……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在各大宗教中,这些都被称为“杂念”,或者“执念”。对这些念头的依赖程度又被称之为“我执”。“执着”的负面意思就是针对这些念头而言的。


    稍加分析,就会明白,杂念是引起烦恼的根源这个观点是毫无疑问的。


    杂念属于思考的一部分,是思考的不同表现形式。


    也可以这样理解:思考就是烦恼的根源!


    为了避免无谓的争论,针对上面这句话需要做一个特别说明:思考分为当下的思考和其它的思考。


    当下的思考是指:针对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活动,这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有效行动。


    其它的思考是指:解决具体问题之外的思维活动,理想、梦想、信仰、对想象的问题进行的分析都在它的范畴之内(你要相信,这并非是否定它们的正面作用,只是指出一个事实)。这种思考带来的现实意义微乎其微,除了因此带来的空虚和焦虑感之外。


    在此可以再举一个例子,用以证明这些其他的思考到底有没有现实意义:你一定为自己的人生设定过某些可能,某些希望,某些寄托,那么,它们实现了吗?


    或许,“至少我为之努力过”会被你用来反驳,但是真正的问题在于,你的这些“努力”真的会让你心安理得吗?


    如果是,我无话可说!


    再说“一念起、万念灭”。


    这里的“一念”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东西,更不是杂念。


    它属于“正念”!


    它不是思考,不是对某些人生问题的分析,而是对人生问题分析的“观察”。


    所以,不要把这“一念”等同于杂念,它是超越一切念头的意识,包括当下的思考。


    若是让它出现在你的生活,那么它的作用就是:杂念起时,它会让你看清这些杂念的虚无性;处于当下时,它会让你高质量运用当下的力量。


    佛教称这“一念”为“觉知”!


    它是介于内心和思维之间的一种意识。


    “一念代万念”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它与“觉知”尚差一点距离,意思就是用正念代替或者排除杂念,从而找到自我的本心和初心。


    念,指意念。意念有正念与杂念之分。正念是诱导、保持与深化入静状态的意念;杂念是影响练功入静的杂乱念头。


    “一念代万念”主要是佛家的一种修行方法,用这种方法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详,达到无我和忘我的最高境界。


    以“一念代万念”乃是起修禅定之入门,从最初发心直至菩提,皆为永守一心之正念。此正念者,亦名直心。经云“菩提妙法树,生于直心地”“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又经云“不动道场而现利生事业”亦是此直心正念。故说,直心正念真如。


    简单拿“冥想”来说,通常情况下,操作规程是:把注意力尽可能集中于身体的某一处,或者想象中的某个场景,以此摆脱对其他念头的关注。这就是“一念代万念”的意思。


    经常性的练习这个过程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一个惯性:在杂念丛生的时候,可以有的放矢的把注意力从中转移出来。


    在最初阶段,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虽说不能彻底改变,但毕竟是一个暂时解脱的手段,总比茫然不知所措要好得多。


    言外之意,要想真正的快意人生,这“一念”(刻意找出的意念集中点)总归还是要舍去的。


    万念俱灰还不够,万念不存才是境界!


    那么,万念不存了,还剩下什么呢?


    只剩另“一念”,即“觉知”。(在这里需要做一个详细的解释,以免造成误导:“万念不存”不是指没有念头,而是说不在念头上纠结。当念头纷杂无法平静的时候,把注意力转移到“觉知”之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杂念带来的痛苦)


    这就是“一念起、万念灭”的意思。


    然而,对于人生而言,“万念俱灭”只剩“觉知”,人生又何来意义呢?


    所以又说“万念生而不驻,过而不恋”。


    当“觉知”出现在生活之中,且时刻保持警觉时,别说一念万念,即使百万千万念又能奈你何?


    然而,即便我们说透、看透、悟透“杂念”的负面作用,也不可能保证自己的大脑不产生这些内容。这是由我们的生理结构和思维功能决定的。


    所以,有杂念并非是绝对的不正常,相反,它是再正常不过的。


    之所以对“念头”进行如此细致的分析,真正的原因是我们无法忍受这些“杂念”带给我们的烦恼!


    若烦恼不再是烦恼,那么有没有念头就不再是个问题了。


    有问题并不是问题,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你把问题当成了问题。


    同理,有念头并不等同于烦恼,念头之所以成为烦恼的源头,是因为你揪着念头不放。


    若是能让念头在头脑生成的过程如同白马过隙,你自如如不动,又怎会因这些念头而心生烦恼呢?


    至此,修行的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就明确了,那就是达到“过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杂,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有意识生活的状态。


    陷入杂念是一种严重的无意识行为!


    无意识意味着你无法左右自己的生活,或者说你只能被动的生活!


    当你无法左右自己的生活时,是谁在主宰你的生活呢?


    是那些杂念以及它所引发的各种情绪!


    而这一切又是谁创造出来的呢?


    是我们大脑中的思维和它与生俱来的思考能力!


    现在,可以对“觉知”的作用做一个总结了。


    它的存在可以让你在念头升起时发现自己陷入其中的无意识状态,从而把注意力转移岀来,当这个习惯成为一种潜意识时,杂念便不会再引发情绪波动。


    “觉知”是有意识的“一念”,它还有另一个名称——“观察者”。


    观察谁呢?


    观察你的念头。


    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很难静下心来观察“念头”的。因为你已经陷在念头之中了,甚至成了念头的一部分,怎么会有额外的精力观察它呢?


    然而,一旦能够观察自己的念头,你会有种奇妙的感觉——念头停止了!或许这个感觉很短暂,转瞬即逝,但它确确实实地发生了。


    不断的观察,不断的觉知,这个奇妙的感觉会不断延伸,直至习惯成自然。


    最终你会发现,无论什么样的念头都不再引发你的负面情绪了,这就是“万念生而不驻,过而不恋”的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伏天氏 第九特区 女团C位她成了影后 黑科技制霸手册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